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shí)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shí)的配方手冊(cè)。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duì)于藥物的氣味陰陽(yáng)、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夫人腹中。有尸蟲。此物與人俱生。而為人大害。尸蟲之形狀。似大馬尾?;蛉绫〗?。
根據(jù)脾白蟲狀蟲蟲胴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痍。即生諸癰疽癬。疥齲蟲。無(wú)所不為。人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蚱??;蚱珶o(wú)。類婦人常多。其蟲兇惡。人之極患也。常以白筵草沐浴佳。根葉皆可用。既是香草。且是尸蟲所畏也。凡欲服補(bǔ)藥。及治諸病。皆須去諸蟲。并痰飲宿酲醒除盡。方可服補(bǔ)藥。不爾。必不得藥力。
凡得傷寒。及天行熱病。腹中有熱。又人食少。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
及下部。若齒齦無(wú)色。舌上盡白。甚者唇里有瘡。四肢沉重。身體羸瘦。忽忽喜眠。當(dāng)數(shù)看其九蟲皆由臟腑不實(shí)。脾胃俱虛。雜食生冷。甘肥油膩等物。節(jié)宣不時(shí)。腐敗停滯。所以發(fā)動(dòng)獸蟲寸瘡。下利黑。血蟲食下部為狐。下唇有瘡。蟲食其臟為惑。上唇有瘡。三蟲者。謂長(zhǎng)蟲赤蟲蟯蟲也。乃有九種。而蟯蟲及寸白。人多病之。寸白從食牛肉。飲白酒所成。相連一尺則殺人。服藥下之。須其節(jié)從里潰然出盡乃佳。若斷者。相生未已。更宜速除之。蟯蟲多是小兒患之。大人亦有。其病令人心痛。朝口吐清汁。煩躁。則是也。其余各種種不利。人人胃中無(wú)不有者。宜服九蟲丸以除之?;紫x者。是九蟲之一也。長(zhǎng)一尺。亦有長(zhǎng)五六寸?;蛞蚋K虛弱而動(dòng)?;蛞蚴掣史识鴦?dòng)。其發(fā)動(dòng)則腹中痛。發(fā)作積聚。行來(lái)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
腹中熱??谥邢蚕选<巴虑逅?。貫傷心者則死。診其脈。腹中痛。其洪而大。則蛔蟲也。
方
鶴虱丸
(出圣惠方)
治積年?;贾T蟲。心痛吐水。不能食。
鶴虱附子(炮裂去皮臍)野狼牙檳榔干漆(搗碎炒令煙出)白術(shù)甘草(炙微赤銼)陳銼)野狼飲十
木香檳榔丸
(出直指方)
殺下諸蟲。
雞心檳榔(一兩)木香鶴虱貫眾錫灰干漆(燒煙盡)使君子肉(各半兩)輕粉(二更粥飲
蝦蟆丸
(出直指方)
殺蟲。
大蝦蟆干(一個(gè)炙令焦)木香雞心檳榔貫眾桃仁(水浸去皮)苦楝根(各三錢)酸石粉糊丸。
麻子
雄砂丸
(出直指方)
殺諸蟲。
鶴虱蕪荑干漆(炒令煙盡)白僵蠶(炒各三錢)貫眾酸石榴根皮(曝干各半兩)朱砂雄黃雷丸甘遂(各一錢半)上為細(xì)末。粳米粉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五更粥飲下
木香三棱散
(出瑞竹堂方)
治腹中有蟲。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多用)大腹子(多用)檳榔雷丸錫灰(醋炒)三棱蓬莪術(shù)木香肉一片
取蟲積丸
檳榔(半斤)牽牛(半斤)雷丸(兩半)三棱(二兩)蓬術(shù)(二兩另銼同醋煮)苦楝皮(一香黍大。
每服二錢。四更時(shí)分冷茶清下。小兒一錢。下蟲。白粥補(bǔ)大效。
追蟲丸
雷丸(一兩)白蕪荑(一兩炒)檳榔(一兩)使君子(肉半兩)白術(shù)(半兩)黑牽牛(頭末如桐子肉大每服三十丸。小兒七丸?;蛉?。量人虛實(shí)。癆證桃柳頭湯五更下。小兒沙糖湯空心下。
諸
勝金丸治蟲動(dòng)。心痛不可忍。
貫眾白僵蠶(炒)蕪荑干漆(炒煙盡)檳榔(銼)桂(去粗皮各一兩)濃樸(去粗皮姜前。
溫
鶴虱散治取男子?jì)D人。腹內(nèi)諸積。蟲積無(wú)時(shí)。攻心疼痛。及口中或大便時(shí)。有蟲
出者。服之立效。
雷丸鶴虱黑狗脊(燒去毛)使君子苦楝根檳榔(各一兩)加輕粉(一錢)上為末。
飯。
水調(diào)
蒼術(shù)澤瀉丸
(出拔粹方)蓋三焦相火盛。而制陽(yáng)明燥金。故木相侮土主生五蟲。所以勝中有脾主大熱。若瀉三焦火熱退。則使金得氣而制木。木既受制。則五蟲不蒼術(shù)(去皮四兩)澤瀉枳實(shí)(各二兩)地榆(一兩)皂角子(一兩)秦艽(二兩)上為末
萬(wàn)靈丸治取蟲宣積。
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十五兩生用)京三棱(五兩)蓬術(shù)〔煨三(二)兩〕大腹子(一斤匾凈末和勻。
內(nèi)。
水送孕
無(wú)憂散治男子女人小兒。諸般蟲積。已未成癥瘕痞疳。及膀胱陰囊腎腫。婦人血
蟲。如懷白牽牛(取頭末二兩半凈)白蕪荑(用末二兩)檳榔(去皮用末二兩)黑牽牛(炒去煙頭末蔥白七根
石榴根散治蛔蟲寸白等。心腹疼痛。
東引石榴根(一兩)膩粉(一錢)芍藥(銼炒三分)陳橘皮(去白焙半兩)檳榔萆(
白術(shù)丸治諸蟲。
白術(shù)(四兩)澤瀉(二兩)地榆枳實(shí)(麩炒)皂角子(各一兩燒存性)上為細(xì)末。燒飯為
化蟲丸治腹中有塊起。以手按之不見。作聚往來(lái)。痛無(wú)休止。亦治心痛。五更心
嘈。牙關(guān)
熱。沉沉嘿嘿胡粉(炒五錢)鶴虱(三錢)白礬(五錢)檳榔(五錢)苦楝根(五錢)上為細(xì)末。面糊丸其蟲細(xì)小者化為水。大者自下。
檳榔丸
(出圣惠方)
治諸蟲。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氣上攻。心腹?jié)M悶。
檳榔鶴虱桂心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搗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jì)時(shí)。以熱酒下三十丸。一方療蛔蟲心痛。以蜜湯
治諸蟲心痛
(出圣惠方)酸石榴根桃白皮(各一兩)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高良姜(半兩)檳榔(一兩)上
桃皮湯
(出千金方)
治蟯蟲蛔蟲。及痔蟲。食下部生瘡。
桃皮艾葉(各一兩)槐子(三兩)大棗(三十枚)上羅勻。以水三升。煮取半升。頓服之
酒蠟膏
(出直指方)
殺諸蟲。
醇酒(一盞)蜜〔三(一)合〕蠟(三錢)蜀漆(一兩)上入銅銚內(nèi)。慢火同熬??赏杓赐?/p>
化蟲散
(出直指方)雷丸(二個(gè))雞心檳榔(二個(gè))鶴虱(一錢)使君子(七個(gè)去殼)上為細(xì)末。
入輕粉少許。
拭肉鶴虱
補(bǔ)金散
(出拔粹方)
治諸般蟲。
鶴虱(生)雷丸定粉錫灰(以上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三錢??招男∮驼{(diào)下。
又用豬肉
治諸蟲在胃中。漸漸羸瘦。
(出圣惠方)雞子白蠟(三分)干漆(一兩半炒煙出為末)蜜(一合)上藥放銅器中。以慢火煎令可丸
干漆散治諸蟲病。
干漆(炒令煙出半兩)雄黃(研一分)檳榔(一枚銼)訶黎勒(煨去核一分)上為末。
每服
青橘丸治諸蟲。動(dòng)發(fā)上連心痛。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蕪荑(微炒)貫眾雷丸(炮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
蕪荑散
(出直指方)
取諸蟲。
雞心檳榔(三錢)蕪荑(二錢)木香(一錢)上末為一服。當(dāng)晚先煎酸石榴根湯。
至五更吃
漆香散治大人小兒。腹中蟲動(dòng)。痛發(fā)不止。
干漆(炒令煙出二兩)雄黃(研五錢)麝香(研一錢)上先搗干漆為末。次入雄黃麝香。再
皂莢丸治心痛。如蟲咬。
皂莢(炙黃去皮子)杏仁(去皮尖雙仁研各一兩)上先搗研皂莢為末。次與杏仁。
相和搗為
干漆湯治蟲咬心痛。
干漆(炒煙盡一兩)胡椒上搗篩。每服一錢。水一盞。入蔥白一寸麝香少許。煎七分。
去
檳榔丸
(出圣惠方)
治諸蟲。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氣上攻。心腹?jié)M悶。
鶴虱(一兩)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不計(jì)
又方
(出圣惠方)東引石榴根(一兩銼)膩粉(半兩)上用水一大盞煎石榴根至五分。去滓。調(diào)膩粉。
以利下
制諸蟲方
(本事方)白蕪荑檳榔(各一兩)上為細(xì)末。蒸餅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湯下。
治諸蟲。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氣上攻。心腹悶。
用鰻鱺魚淡炙令熟。令患人三五度食之。
治心腹蟲痛。脾胃虛冷。氣并冷熱。虛泄。赤白痢等。
用肉豆蔻。以白粥飲服。
治疳蟲
(本草)以端午日。取蟾蜍眉脂。用朱砂麝香為丸。如麻子大。小孩子瘦者。空心一丸。如腦疳。
以
治疳蟲
用苦參炒。帶煙出為末。飲下。
治熱病蛄毒。令人喜寐。不知痛處。面赤如醉。下利膿血。當(dāng)數(shù)視下。其人下部。
大小之孔千金方)以泥作小罌令受一升。竹筒一枚。如指大者。以竹筒一頭橫穿入罌腹中。一頭入人谷道中艾。
如
貫眾酒
(出直指方)取寸白諸蟲。五更嚼炙肉一片。莫吞。候蟲尋肉。其頭向上。卻吐出肉。嚼使君子三個(gè)。
并
殺五臟蟲。并諸蟲。
取側(cè)柏葉。焙干為末。與川黃連同煎。為汁服之。道家多作柏葉湯。常點(diǎn)益人。古葉尤奇。
麻油治胸喉間。覺有癥蟲上下。偏聞蔥豉食香。此是發(fā)蟲。
油煎蔥豉令香。二日不食。張口而臥。將油蔥豉致口邊。蟲當(dāng)漸出。徐徐以物去之。
南粉散治腹中諸蟲。令人腹痛。多食泥土。及油者。
用南粉二錢。細(xì)研。五更初。用生油調(diào)下。至食時(shí)。蟲出盡。
砒黃丸治諸蟲痛。
用砒黃。細(xì)研一兩。以水浸炊餅心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煮肉湯下??招姆?。
金液丹
(出直指方)
壯陽(yáng)道。健胃氣。除冷癖。殺諸蟲。
用好硫黃十兩。飛煉去砂石。研細(xì)末。入瓷盒。水調(diào)赤石脂封口。鹽泥固濟(jì)。曬干。于地內(nèi)出。
下。
白金散治臟腑內(nèi)。一切蟲。令人偏好食生物。及面黃嘔吐。或時(shí)心腹發(fā)痛。但是
蟲病悉治用野狼毒。不拘多少為細(xì)散。每服一錢。用餳一塊皂子大。沙糖少許。以溫水同化下。臨臥放
寸金散治大人小兒。諸蟲為病。及骨蒸熱癆羸瘦。飛尸遁尸。鬼疰。室女經(jīng)脈不
行。五心用干漆不拘多少。炒令煙出。為細(xì)散。每服一錢。以生油溫水?dāng)噭蛘{(diào)服。若治小兒。每一斤清
蕪荑散
(肘后方)
治脾胃有蟲。食即痛。面黃無(wú)色。疼痛無(wú)時(shí)。必效方。
用石州蕪荑仁二兩。面炒令黃色為末。非時(shí)米飲調(diào)二錢。下即瘥。
又方
用白蕪荑微炒一兩為末。用沙糖丸梧子大。服十丸。治諸蟲咬心痛。
破宿血?dú)⑾x
(陳藏器)以獅子屎服之。(即蘇合香)
治諸蟲在臟腑。久不瘥。
(簡(jiǎn)要濟(jì)眾)以檳榔半兩。炮。搗為末。每服一錢。至二錢。蔥蜜煎湯調(diào)下。空心服。
妙應(yīng)丸治諸蟲積。惡物盡下。
檳榔大腹子(各十兩凈取末一十二兩)蕪荑(凈一兩)黑牽牛(二斤半取凈末十二兩)大凈末一兩)
治大腸蟲出。百十尺不斷。斷之復(fù)生。行坐不得。
(傳信適用方)用鶴虱末。水調(diào)五錢。服之自愈。
治蟲心痛(千金方)用鶴虱一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蜜湯下。日一服??杉又廖迨?。
一方
豆蔻散
(朱氏集驗(yàn)方)
治腹痛嘔蟲。
陳皮甘草訶子使君子半夏(各半兩)沒石子(各半兩)濃樸(制七錢)木香肉豆湘中醫(yī)者
化蟲丸
(朱氏集驗(yàn)方)
治諸蟲。
蕪荑錫灰神曲麥上等分。為細(xì)末。麻油為丸。取月初五更。空心用炙豬肉。
細(xì)
又方
(出朱氏集驗(yàn)方)急以酒。調(diào)好雄黃末敷之。毒水流如涎大效。
又方治諸蟲。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氣上攻。心腹?jié)M悶。
楝樹東南根白皮(一兩樹有子者)上細(xì)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頓服。
雷金散
(出衛(wèi)生寶鑒方)
取諸蟲。
雷丸末(八分)郁金末(七分)黑牽牛末(一錢半)上為末和勻。以生油調(diào)下。
以三兩匙飯
制蟲解勞。悅澤肌膚。去勞熱。
檳榔(一兩半)龍膽(一兩)干漆(半兩)上為細(xì)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
又方
(出本事方)用定粉研。每服一錢。用麻油調(diào)。五更服。晚取下。
助肺殺諸蟲。下氣。令人能食。消心腹間惡氣。猝心痛冷氣。
(食療方)以榆子作醬食之良。亦甚香美。有少辛味。陳者尤佳。
治疳蟲。食人脊骨者。
(出本草)以鼠李根。煮濃汁??招姆槐K良。
如智丸
(出本草一名香附丸)
治蟲痛。
治腹中蟲毒
用懸鉤根皮。濃煮汁服之。
治病咽塞。食不下。有蟲毒者。
用小蒜齏大醋三升飲之。當(dāng)自痊可。昔華佗。路逢車載一人。病咽塞食不下呻吟。佗曰。
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