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膈氣痰結(jié)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膈氣痰結(jié)者。謂結(jié)痰在胸膈之上。喉間噎塞??韧俪頋?。氣滿胸中。有礙飲食。蓋緣脾肺

    丁香勻氣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氣膈痰結(jié)。嘔逆減食。

    (方見丁香丸)

    白術(shù)丸治膈氣痰結(jié)。脾冷不能下食。胸中刺痛。

    白術(shù)(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干姜(半兩炮)濃樸(二兩去粗皮涂姜汁炙黃)附子(一兩)澤瀉(一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痰結(jié)氣滯。不思飲食。肩背壅悶。四肢煩

    痛。

    赤茯苓(一兩)半夏(半兩湯浸七次去滑)桂心(一兩)大腹皮(一兩銼)枳殼(一兩麩炒前胡(一兩分。

    煎至六

    旋復(fù)花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胸中痰結(jié)。痞塞不通,不能飲食。

    旋復(fù)花(半兩)赤茯苓(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木香(半兩)白術(shù)(一兩)前胡(一兩(一兩)拘時(shí)候。稍熱

    大腹皮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胸中痰結(jié)。食不消化。腹中脹滿雷鳴。

    大腹皮(一兩銼)吳茱萸(一兩湯浸七次焙干炒)白術(shù)(一兩)旋復(fù)花(一兩)木香(三分)桂心(一兩)半分。

    煎六分

    前胡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逆。胸中刺痛。不思飲食。

    前胡(去蘆頭)芍藥(炒)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人參百合(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搗篩。每服

    半夏五香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結(jié)。和胃氣。進(jìn)飲食。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搗羅為末)丁香沉香(銼各半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一錢)藿香蜜丸。彈子大

    藿香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結(jié)不止。

    藿香(去梗二錢)草豆蔻(去皮一分)阿魏(一錢用作面餅焙干)木香(一分)人參陳橘草(炙各一分)

    木香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結(jié)。酸水。脾胃久冷。不能下飲食。

    木香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益智子(去皮)白術(shù)肉豆蔻(去皮各一兩)細(xì)如綠豆大

    肉豆蔻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結(jié)。不入飲食。

    肉豆蔻(去殼)木香桂(去粗皮)益智子(去皮)沉香(鎊)蓽澄茄胡椒青橘皮(湯兩。

    飛丸

    茯苓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結(jié)。通中消飲。去積冷。止腹疼。

    赤茯苓麥(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干)半夏(姜汁浸一宿焙干)人參神曲(炒各一

    五膈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膈氣痰結(jié)。胸中不利。

    桑根白皮(銼焙)紫蘇葉(微炒)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浸各一兩)檳榔(八枚銼)煉蜜丸如梧

    檳榔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氣。痰結(jié)脾冷。飲食不下。胸中刺痛。

    檳榔(一兩)白術(shù)(二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焙)濃樸(一兩去粗皮涂姜汁炙令香熟)夏(一兩湯浸丸。

    前胡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痰結(jié)積滯。氣不宣散。飲食不下。

    前胡(一兩去蘆頭)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白術(shù)(三分)旋復(fù)花(半兩)人參(二分去蘆為末。

    煉蜜

    黎勒湯

    (出圣濟(jì)總錄)訶黎勒(煨去核一兩)草豆蔻(去皮)檳榔(銼)青橘皮(湯浸去白各一兩)甘草(炙一兩一盞,入

    半夏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氣,痰結(jié)氣逆,不能下食。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去滑)陳橘皮(三分去白瓤焙)薯蕷(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甘草桐子大,

    鐵刷湯

    治益脾胃,化痰涎,胸膈滯氣,咽喉不利,不能下食。

    半夏(四兩)生姜(四兩與半夏同搗餅)訶子(炮去復(fù)選肉半兩)草豆蔻(去皮取仁半兩)

    妙紅散

    治膈氣痰結(jié),嘔逆吐食。

    紅曲(炒)丁香藿香葉白茯苓(去黑皮)人參上為散,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

    芫花散

    治膈氣,痰結(jié)痞塞,心胸壅悶。

    芫花(四兩醋拌炒令干)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去油)桂心(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食前溫

    木香散

    治膈氣,胸中痰結(jié),氣逆不下飲食。

    木香(一兩)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豆蔻(三分去皮)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微炒

    干姜丸

    治膈氣痰結(jié),上焦冷氣,吞酸吐沫,嘔逆不食。

    干姜(炮一分)丁香(半兩)半夏(湯浸去滑焙二兩)上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鄭壽全,字欽安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yán)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gè)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劉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