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猝浮腫(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身面卒浮腫者。亦水病之候也。此由腎脾虛弱之所為也。腎主于水。今腎虛故水妄行。

    澤瀉湯療寒熱當風。飲多暴腫。身如裂。脈浮數者。

    澤瀉(三兩炒)知母(二兩)海藻(二兩)丹參(三兩)秦艽(二兩)木防己(二兩)豬苓取三升。

    分三

    柴胡湯

    (出圣惠方)

    治頭面身體猝浮腫。喘促。

    柴胡(三分銼)川芒硝(二兩)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日三四服

    鯉魚湯

    (出圣惠方)

    治卒身面浮腫。大腸澀。大便難。上氣喘促。

    鯉魚(二斤洗去鱗腸令凈)赤茯苓(一兩)澤漆(一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桑白煮取二升

    商陸飲子

    (出圣惠方)

    治卒身面浮腫。腹大。小便不利。喘息稍急。

    商陸柳樹根嫩桑枝(各一兩)大麻子(三兩搗碎)桂心(一兩)上為散。每服半兩。水

    甜葶藶丸

    (出圣惠方)

    治卒身面四肢浮腫。脅氣脹滿。小便不利。

    漢防己海蛤(研細)椒目(微炒)川芒硝赤茯苓(各一兩)甜葶藶(二兩隔紙炒紫色)

    下丸藥湯方

    (出圣惠方)木通(一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百合(一兩)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上為散。每

    又方

    (出圣惠方)

    治頭面四肢卒浮腫。大小便澀及前陰腎腫。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牽牛子(微炒)海藻(洗去咸味焙)豬苓(去黑皮)澤瀉(各二十

    赤茯苓湯

    (出圣惠方)

    治頭面身體卒浮腫。

    赤茯苓(一兩)枳殼(一兩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焙)甘草(半兩炒多銼)牽牛子(

    甜葶藶丸治頭面四肢卒浮腫。小便澀。及前陰腎腫。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海蛤(一兩細研)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甘草(二兩煨令黃服二

    甘遂麻黃散

    (出圣惠方)

    治卒身面目腫。喘急氣促。大小便赤澀。

    甘遂(一兩煨微黃)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桑根白皮(一兩半銼)上為細末。每服煮赤小豆汁

    治卒身面浮腫。腹脹。大小便不利。喘息方。

    (出圣惠方)赤小豆(一升)椒蔥(十莖細切)硝石(一兩)上以水五升。并蔥同煮令豆熟。

    候水干。

    葶藶丸

    (出圣惠方)

    治卒身面浮腫。上氣喘促。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紫色搗爛如膏)漢防己(一兩末)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搗如泥)四服。

    甘遂丸

    (出圣惠方)

    治卒身面浮腫。上氣喘促。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蒜瓣(半兩煨熟研)黑豆(半兩炒熟)上件藥除蒜外。搗為細末。蒜

    又方療身體暴腫滿。

    榆皮(搗屑隨多少)雜米上令和作粥食。小便利則痊。

    甘遂方

    (出肘后方)

    治卒腫滿。身面背洪腫。大小便澀。

    用甘遂一分粉之。豬腎一枚。分切為臠。入甘遂于中。以火炙之令熟。分二次食。如人行四

    治卒腫滿身面皆腫。

    (出肘后方)用芫花菟絲子各一升。酒五升浸二三宿。每服一升。日二服。

    療卒腫滿。身面背洪大。

    (出肘后方)用大鯉魚一頭。以醇苦酒二升煮之。令苦酒盡訖。乃食魚。勿用酢及鹽豉。不可同他物雜食

    又方

    (出肘后方)用車下李樹中仁十枚研令細。粳米三合研令破。內四升水中煮作粥。令得一二升。服之日三

    療猝患腫滿。曾有人忽腳趺腫。漸上至膝。足不得踐地。諸療不瘥。

    以葫蘆葉埋熱炭灰中。令極熱。以敷腫上。冷又易。一日夜消。

    又方

    (出肘后方)

    治卒身面腫滿皆洪大。

    用大豆一斗煮熟漉飲汁。及食豆。不過數度必愈。小豆尤佳。

    又方

    (出肘后方)取雞子黃白相合。和涂腫處。干復涂之。

    又方

    (出肘后方)用杏葉銼煮取令濃。及熱漬之。亦可服。

    治身體頭面忽有暴腫處如吹者。

    (出千金方)以巴豆三十粒連皮研碎。用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以綿點抵上腫處。即消。勿近目及陰。

    又方以生參薄切之。貼頭上核佳。

    又方以磁石為末。醋和敷之。

    又方以甘蕉根搗爛。涂患處。蕉子不中食。

    治卒心腹水病。浮氣水腫。

    用胡燕卵中黃。頓吞十枚。即瘥。

    治卒腫身面皆洪大方。

    (出肘后方)商陸根一斤。刮去皮。薄切之。煮令爛。去滓。內羊肉一斤下蔥頭鹽如食法。隨意食。

    腫瘥

    又方

    (出肘后方)切商陸一升。以酒三升。漬三宿。服五合至一升。日三服之。凡此滿或者虛氣?;蛘咚嫐?/p>

    又方

    (出肘后方)防葵末。溫酒服一兩?;蚨嘀炼?。身潤。又治小不仁。亦效。

    治卒腫滿。身面皆浮。

    (出本草)以大生豬肝一具。細切。煮熟頓食之。勿與鹽乃可。用苦酒妙。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羅浮山人
  • 作者:
    汪宏
  • 作者:
    葉天士
  • 作者:
    周揚俊
  • 《溫熱經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經》,張仲景等之說為經,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容豐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寶詒
  •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