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上氣嘔吐者。氣上而不下。肺胃虛也。肺脈起于中焦。環(huán)循胃口。寒氣乘于肺。則上氣喘氣。
動(dòng)于
方
紫蘇子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上氣嘔吐。胸滿喘息不利。
紫蘇子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焙)五味子桂(去粗皮)青橘皮(湯洗去白焙)杏仁(湯浸盞半。
姜半
胡椒丸
(出圣惠方)
治肺胃有寒。上氣嘔吐。胸滿不食。
胡椒蓽茇白術(shù)赤茯苓(去黑皮)陳皮(湯去白焙)甘草(炙銼)紫菀(去苗土各一兩)桂(去粗皮)訶黎勒皮(煨去核)人參款冬花干姜(炮各半兩)上為末、煉蜜丸梧子
七氣湯
治上氣。食則吐逆。
草豆蔻仁(去皮生)人參赤茯苓(去黑皮)白術(shù)大腹皮(和皮銼生)訶黎勒(煨去核各服。不思食。入
訶黎勒湯
治上氣痰壅。嘔吐喘促。
訶黎勒(煨去核二兩)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焙三分)赤茯苓(去黑皮)陳皮(湯浸去白焙各紫蘇莖葉擘破。同煎至
芫花散
治上氣嘔吐不止。
芫花(一兩醋炒)肉豆蔻(去殼銼)檳榔(銼各三枚)上為散。每服一錢。煨蔥白一寸。溫
半夏湯
治上氣嘔吐逆不食。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一兩)干桑葉(六兩)干姜(泡一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
生姜五片
半夏湯治上氣嘔吐。不能下食。
半夏(湯洗去滑七次焙三分)白術(shù)(半兩)人參(一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陳皮(服五錢。水一盞半。
厭氣散治上氣嘔逆。及疏利過多。虛氣上攻。及短氣少力。氣噎悶。
木香人參白茯苓(去黑皮)藿香葉上為散。每服二錢。煎紫蘇木瓜生姜湯送下。
或入
人參散治上氣嘔吐。或胸中痰飲停積嘔吐。
人參白術(shù)(銼炒各二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甘草(炙銼)干姜(泡各半兩)粟米(一
治上氣嘔吐
用芥子二升。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寅時(shí)井花水服下七丸。日二。亦可作散??崭狗?。
及
赤茯苓散治上氣嘔吐。脅胸滿悶。不思飲食。心中虛煩。
赤茯苓(一兩)陳皮(湯浸去白焙)訶黎勒皮(各三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白術(shù)(一兩)麩炒微黃)上搗篩
枇杷葉散治上氣嘔吐。心胸滿悶。痰滯不能飲食。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檳榔赤茯苓(各一兩)高良姜(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服五錢。水一大盞。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橘皮散治上氣。嘔吐不能食。
陳皮(一兩湯浸去白焙)紫蘇子(微炒)人參(一兩去蘆)赤茯苓柴胡(去蘆各一兩)杏棗三枚。煎至
人參散治上氣。胃中煩熱。痰壅吐逆。不能下食。
人參(一兩去蘆)麥門冬(一兩去心)陳皮(湯浸去白焙)黃(銼)紫蘇莖葉赤茯苓為散。每服三錢。
白術(shù)丸治上氣。胃中不和。嘔吐不能下食。虛弱無力。
白術(shù)五味子陳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人參(去蘆一兩)桂心(一兩)白茯苓沉香(各實(shí)(半兩麩三十丸。
下氣止吐。
用菜和鯽魚作羹食之。多食發(fā)痔。
治噦氣
以燕窠中草。燒令黑研。水服方寸匕。
治患
取羅勒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服之。
治噦氣嘔逆。
以仙人杖水煮服之。
上噦氣
以柿蒂煮服之瘥。
用古磚燒熱。于患處熨之。三五度瘥。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附論)夫上氣嘔吐者。氣上而不下。肺胃虛也。肺脈起于中焦。環(huán)循胃口。寒氣乘于肺。則上氣喘氣。
動(dòng)于
方
紫蘇子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上氣嘔吐。胸滿喘息不利。
紫蘇子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焙)五味子桂(去粗皮)青橘皮(湯洗去白焙)杏仁(湯浸盞半。
姜半
胡椒丸
(出圣惠方)
治肺胃有寒。上氣嘔吐。胸滿不食。
胡椒蓽茇白術(shù)赤茯苓(去黑皮)陳皮(湯去白焙)甘草(炙銼)紫菀(去苗土各一兩)桂(去粗皮)訶黎勒皮(煨去核)人參款冬花干姜(炮各半兩)上為末、煉蜜丸梧子
七氣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上氣。食則吐逆。
草豆蔻仁(去皮生)人參赤茯苓(去黑皮)白術(shù)大腹皮(和皮銼生)訶黎勒(煨去核各服。不思食。入
訶黎勒湯
(出圣惠方)
治上氣痰壅。嘔吐喘促。
訶黎勒(煨去核二兩)半夏(湯洗七次去滑焙三分)赤茯苓(去黑皮)陳皮(湯浸去白焙各紫蘇莖葉擘破。同煎至
芫花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上氣嘔吐不止。
芫花(一兩醋炒)肉豆蔻(去殼銼)檳榔(銼各三枚)上為散。每服一錢。煨蔥白一寸。溫
半夏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上氣嘔吐逆不食。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一兩)干桑葉(六兩)干姜(泡一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
生姜五片
半夏湯治上氣嘔吐。不能下食。
半夏(湯洗去滑七次焙三分)白術(shù)(半兩)人參(一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陳皮(服五錢。水一盞半。
厭氣散治上氣嘔逆。及疏利過多。虛氣上攻。及短氣少力。氣噎悶。
木香人參白茯苓(去黑皮)藿香葉上為散。每服二錢。煎紫蘇木瓜生姜湯送下。
或入
人參散治上氣嘔吐。或胸中痰飲停積嘔吐。
人參白術(shù)(銼炒各二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甘草(炙銼)干姜(泡各半兩)粟米(一
治上氣嘔吐
用芥子二升。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寅時(shí)井花水服下七丸。日二。亦可作散??崭狗?。
及
赤茯苓散治上氣嘔吐。脅胸滿悶。不思飲食。心中虛煩。
赤茯苓(一兩)陳皮(湯浸去白焙)訶黎勒皮(各三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白術(shù)(一兩)麩炒微黃)上搗篩
枇杷葉散治上氣嘔吐。心胸滿悶。痰滯不能飲食。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檳榔赤茯苓(各一兩)高良姜(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服五錢。水一大盞。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橘皮散治上氣。嘔吐不能食。
陳皮(一兩湯浸去白焙)紫蘇子(微炒)人參(一兩去蘆)赤茯苓柴胡(去蘆各一兩)杏棗三枚。煎至
人參散治上氣。胃中煩熱。痰壅吐逆。不能下食。
人參(一兩去蘆)麥門冬(一兩去心)陳皮(湯浸去白焙)黃(銼)紫蘇莖葉赤茯苓為散。每服三錢。
白術(shù)丸治上氣。胃中不和。嘔吐不能下食。虛弱無力。
白術(shù)五味子陳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人參(去蘆一兩)桂心(一兩)白茯苓沉香(各實(shí)(半兩麩三十丸。
下氣止吐。
用菜和鯽魚作羹食之。多食發(fā)痔。
治噦氣
以燕窠中草。燒令黑研。水服方寸匕。
治患
取羅勒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服之。
治噦氣嘔逆。
以仙人杖水煮服之。
上噦氣
以柿蒂煮服之瘥。
治噦氣
用古磚燒熱。于患處熨之。三五度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