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留飲宿食(附論)

    作者: 朱梓

    人有留飲。漬積于胃。受飲則飲食遲化?;蛴芯坪箫嬎?。停留于肺胃之間。脾得濕氣。

    則不

    千金方療心腹留飲宿食。

    沙參丹參苦參(各二兩)桂心(二分)石膏(五分研)人參(一分)大黃(一分)半夏色別研)附不知稍

    草豆蔻散治留飲宿食成癖。

    草豆蔻(一兩一分)附子(炮去皮臍)五味子(三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分)白術(shù)枳為末散

    鱉甲散治留飲食成癖。

    鱉甲(醋炙去裙)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各三分)京三棱(炮銼)干姜(炮)陳為散。

    當(dāng)歸湯治留飲不消。腹中積聚轉(zhuǎn)下。

    當(dāng)歸人參桂心甘草芒硝芍藥(各二兩)大黃(四兩)生姜黃芩澤瀉(各二兩)

    九寶丸治留飲宿食。脹滿。吞酸。嘔逆。

    木香肉豆蔻(去殼)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麝香(研)丹砂(研各二兩)檳榔(銼二兩)研為末。生姜

    芫花丸主留飲宿食。

    芫花(一兩熬)大黃甘遂黃連麻黃(去節(jié))杏仁(去皮尖雙仁熬各二兩)巴豆(五十先食

    白術(shù)散治胸膈留飲。腹中虛滿氣逆。不下飲食。

    白術(shù)(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赤茯苓(半兩)桂心(半兩)半夏微炙赤)上

    木通丸治留飲宿食。寒熱煩滿。

    木通(半兩銼)椒目(半兩微炒去汗)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半夏(半兩洗七次去滑)濃大黃(二膏。

    和諸

    通草丸治積聚。留飲宿食。寒熱煩結(jié)。長(zhǎng)肌膚。補(bǔ)不足。

    椒目附子(炮)半夏(洗)濃樸(炙各一兩)芒硝(五兩)大黃(九兩)葶藶子(三兩熬)搗五千

    順流紫丸療百病留飲宿食。心下腹痛。四肢煩疼。男子五癆七傷。婦人產(chǎn)乳余疾

    等。

    當(dāng)歸代赭石(各一分)茯苓(三分)烏賊魚骨(三分)肉蓯蓉(二分)藜蘆(五分小熬)日再。

    桂心丸治心腹留飲。宿食不化。腹脹氣悶。痰逆頭痛。

    桂心(半兩)石膏(一兩細(xì)研水飛過(guò))人參(半兩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黃)附子(一日去皮心

    大半夏丸治留飲。宿食不消。止逆溫胃。

    半夏(二兩為末生姜汁和作餅曝干)木香(一錢)人參(三分)青橘皮(去白洗焙一錢)草豆大。

    砂丸治留飲宿食不化。腹脅氣痛。不思飲食。

    砂(研一分)野狼毒(醋炒)芫花(醋炒)干漆(炒煙出各一兩)京三棱(煨銼一兩半)鱉面糊為丸。如綠

    芫花丸治留飲。食不化。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甘遂(一兩煨微黃)黃連(二兩去須)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杏仁(二去油)上為丸。

    當(dāng)歸丸治留飲宿食。心下腹痛。四肢煩疼。

    當(dāng)歸(一兩銼碎微炒)赤茯苓(三分)枳實(shí)(一兩麩炒微黃)桂心(三分)川大黃(半兩銼杵。

    磨滯丸治脾胃不和。留飲宿食不消。及累有傷滯。食已腹痛。嘔噦惡心。胸脅脹

    悶。大便木香青橘皮(湯洗去白焙)桂(去粗皮各一兩)巴豆霜(半錢)吳茱萸(湯洗焙炒三兩)至五丸。

    溫胃散治留飲。順氣。消宿食。

    生姜(半斤洗切曝干同鹽二兩浸一宿炒過(guò)入陳橘末一兩同炒令干)丁香(一分)半夏(為末草(炙銼二兩湯浸

    木香丸治留飲宿食不消。

    枳殼(去瓤麩炒二兩)木香大黃(紙裹煨各半兩)檳榔(銼)芎郁李仁(湯浸去皮焙食后

    海藻丸

    (出圣惠方)

    治腹中留飲。宿食不消

    海藻(半兩去咸)漢防己(半兩)甘遂(半兩煨微黃)枳實(shí)(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椒(半丸。

    郁李仁丸治留飲。宿食不消。寬利胸膈。消進(jìn)飲食。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一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木香檳榔(銼各一兩)半夏(六兩去干去湯下

    大黃丸

    (出圣惠方)

    治留飲。宿食不消。

    大黃(銼炒)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樸硝(研)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各一分)上為末。

    者可

    高良姜丸

    (一名大腹丸)

    治留飲宿食。醋心吐沫。氣逆脹滿。

    高良姜(三兩半)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大黃(去皮)檳榔(生銼各三兩)上為末。

    與桃可。

    小麝香丸治脾胃氣弱。不能飲食。肌膚瘦瘁。心胸膨悶。肋脅虛脹。大便秘利不

    定。小兒吳茱萸(三兩炒)木香(一兩)桂(去粗皮一兩)陳粟米(四兩巴豆四十粒去皮同炒黃色去

    肉豆蔻丸治留飲宿食不消。

    肉豆蔻(去皮半兩麩裹煨炒)巴豆(七枚去皮心膜研出油)半夏(三分與吳茱萸半兩同用水茶酒下。

    治心下堅(jiān)滿。此為留飲宿食。宜服此。

    (出圣惠方)甘遂(一錢煨微黃)半夏(一分湯洗七次去滑)上為散。每服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

    湯一中

    桑耳丸

    (出圣惠方)

    療留飲宿食不消。

    桑耳(三兩)巴豆(一兩去心皮研紙裹壓去油)上搗和。以棗膏和丸。如麻子大。

    先食服

    療痰積聚嘔逆。兼風(fēng)虛勞。陰疝方。

    上用霜后蒺藜苗子。搗十斗汁。以文武火煎減半。即以文火煎攪勿停。候可丸止。丸如梧桐

    藿香湯治留飲宿食不消。止逆溫胃。

    (方見(jiàn)藿香散)

    草豆蔻散治留飲宿食不消。

    木香丸治留飲宿食。腹脅脹滿。不喜飲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