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nèi)治,也強調(diào)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shù),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shù)、下頷正復術(shù)、死骨剔除術(shù)、鼻瘜肉摘除術(shù)、痔漏手術(shù)等有所發(fā)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攻補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附論)夫熱病。熱毒瓦斯盛。攻于腹胃。內(nèi)乘于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因其大腸虛。血滲入腸內(nèi)。
與津液相搏。積熱蘊結(jié)血為膿。故成膿血痢也。
方
犀角散治熱病。毒熱不解。日晚即壯熱。便痢鮮血。痢無期度。不下飲食。
犀角屑茜根(銼)黃芩(各一兩)黃連(二兩去須)地榆(一兩半)梔子仁(半兩)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入韭白兩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飲子治熱病。便痢無度。煩憤不安。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梔子仁(二十枚捶碎)薤白(二合切)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三服。
當歸散治熱病熱毒。痢下赤白。腹中疼痛。
當歸(銼炒)黃連(去須微炒)阿膠(搗碎炒令黃燥)酸石榴皮(各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黃柏(微炒銼)干姜(炮裹銼各一兩)上為粗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升麻散治熱病。毒瓦斯攻胃。大便時或瀉血。煩悶妄語。
川升麻(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地榆(銼)赤芍藥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當歸(三分)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
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茜根散治熱病下痢。膿血不止。
茜根(一兩)黃芩(三分)梔子仁(一分)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上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后。熱毒入腸胃。下黃赤汁及爛肉等。
赤石脂(二兩搗碎)豉(一合)薤白(三莖切)梔子仁(七枚)上以水二大盞。
煎至一盞三分。去滓。不拘時候。分溫三服。
治熱病。卒下膿血無度方。
黃連(去須微炒)鼠尾草地榆(銼各二兩)上為粗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石脂散治熱病下痢膿血。
白石脂(一兩燒過)烏梅肉(微炒)黃連(去須微炒)胡粉(炒令微黃)訶黎勒(煨皮)檳榔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鹿角膠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七六日后。毒瓦斯不散。下膿血不止。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芩黃連(去須微炒)胡粉(炒令色微黃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以冷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不拘時候服。
黃連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毒痢下膿血。腰臍下痛。
黃連(去須微炒)龍骨當歸(銼微炒各一兩)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錢細研)上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不拘時候服。
地榆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壯熱頭痛。四肢煩疼。下痢黃赤色。日夜十余
行
。及嘔吐不下食。
地榆龍骨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去蘆頭)酸石榴皮黃芩(各一兩)濃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為細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不拘時候服。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熱毒攻臟腑。下痢膿血。煩渴不止。
犀角屑黃連(去須微炒)赤芍藥黃芩側(cè)柏葉阿膠(搗碎炒令黃燥)烏梅肉(微炒)甘草(炙微赤銼各三分)上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卒痢膿血無度方。
(出圣惠方)黃連(三兩去須)龍骨(四兩)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上為細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不拘時候服。
治熱病熱毒攻腸胃。下黃赤汁及爛肉。壯熱腹痛方。
(出圣惠方)梔子仁(三七枚)豉(二合)薤白(一握切)上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
分為二服。
短劇犀角湯治熱病毒。痢色赤如腐爛血。及赤滯如魚腦。腹痛壯熱。諸藥無效。
黃柏黃芩(各一兩半)白頭翁當歸桑寄生甘草(炙各一兩)黃連(二兩)牡蠣()石榴皮(各一兩半)犀角屑艾葉(各半兩)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一方
(出肘后方)
治熱病后。下痢膿血不止。不能食。
用白龍骨末。米飲調(diào)方寸匕服。
治熱病不解。而下痢欲死。
(出本草)以龍骨半斤搗研。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候極冷稍稍飲。得汗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