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時氣煩渴者。此由熱氣入于腎臟故也。腎惡燥。今熱氣盛則腎燥。腎燥故渴而引飲也。
方
知母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頭疼。骨肉煩疼??谠镄膼灐M夂畠?nèi)熱。已自下
利
。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宜服。
知母(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地骨皮(一兩)葛根(一兩銼)甘草(炙微赤銼一兩)石膏(三兩)栝蔞根(二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芍藥散
治時氣數(shù)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
服
。
赤芍藥(三分)知母(三分)黃芩(三分)玄參(三分)麥門冬(去心三分)柴胡(去苗三分)石膏(二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散
治時氣頭疼。骨肉煩疼??谠镄膼?。外寒內(nèi)熱。已自下
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入蔥白二莖。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茯苓散
治時氣頭痛。雖時有汗。煩渴不止。宜服。
赤茯苓(二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兩)澤瀉(一兩)桂心(一兩)葛根(銼一兩)石膏(二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豬苓散
治時氣煩熱。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
豬苓(去黑皮一兩)赤茯苓(一兩)澤瀉(一兩)阿膠(搗碎炒微黃一兩)滑石(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麥門冬散
治時氣壯熱煩渴。
麥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土瓜根散
治時氣大熱。心胸煩渴。
土瓜根(半兩)干棗(五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豉(五錢)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出圣惠方)地骨皮(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微黃)蔥白(二莖并須)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
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身熱頭痛。嘔逆不能食。宜此方。
(出圣惠方)柴胡(二兩半去苗)赤茯苓(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二兩去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升麻散
治時氣下后。煩渴不止。
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石膏(兩半)葛根(一兩銼)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葛根散
治時氣煩渴。或嘔吐。心胸不利者。宜服。
葛根(一兩銼)豬苓(去黑皮一兩)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白術(shù)(一兩)澤瀉(一兩)栝蔞(一兩)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服二錢。令亟飲水。小便利。
汗出便愈。
又方
(出圣惠方)黃連(一兩去須)栝蔞根(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
煎大麥湯。溫下三十丸。
(出圣惠方)葛根(二兩銼)蔥白(五莖切)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納白粳米半合。
豉半合。以生絹裹煎。良久候爛。去米豉放冷。不計時候。溫服。
(出圣惠方)取生藕。搗絞取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攪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芍藥湯方治毒瘟病。及吐下后。有余熱煩渴。
芍藥(五分)黃連(四分)甘草(二分炙)黃芩(二兩)桂心(二兩)栝蔞(二分)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等。
干糞湯
(一名破棺湯)
解大熱天行病。若大困。患舌燥如鋸。極渴不能服藥
者。宜服。
用陳久人糞干一大升。以沸湯一大升。沃糞一食久。澄清。瀝取一升。頓服。如渴不止者。根據(jù)前法更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時氣煩渴者。此由熱氣入于腎臟故也。腎惡燥。今熱氣盛則腎燥。腎燥故渴而引飲也。
方
知母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頭疼。骨肉煩疼??谠镄膼灐M夂畠?nèi)熱。已自下
利
。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宜服。
知母(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地骨皮(一兩)葛根(一兩銼)甘草(炙微赤銼一兩)石膏(三兩)栝蔞根(二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芍藥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數(shù)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
服
。
赤芍藥(三分)知母(三分)黃芩(三分)玄參(三分)麥門冬(去心三分)柴胡(去苗三分)石膏(二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頭疼。骨肉煩疼??谠镄膼?。外寒內(nèi)熱。已自下
利
。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宜服。
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入蔥白二莖。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頭痛。雖時有汗。煩渴不止。宜服。
赤茯苓(二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兩)澤瀉(一兩)桂心(一兩)葛根(銼一兩)石膏(二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豬苓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煩熱。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
豬苓(去黑皮一兩)赤茯苓(一兩)澤瀉(一兩)阿膠(搗碎炒微黃一兩)滑石(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麥門冬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壯熱煩渴。
麥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土瓜根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大熱。心胸煩渴。
土瓜根(半兩)干棗(五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豉(五錢)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出圣惠方)地骨皮(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微黃)蔥白(二莖并須)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
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身熱頭痛。嘔逆不能食。宜此方。
(出圣惠方)柴胡(二兩半去苗)赤茯苓(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二兩去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下后。煩渴不止。
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石膏(兩半)葛根(一兩銼)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葛根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煩渴。或嘔吐。心胸不利者。宜服。
葛根(一兩銼)豬苓(去黑皮一兩)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白術(shù)(一兩)澤瀉(一兩)栝蔞(一兩)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服二錢。令亟飲水。小便利。
汗出便愈。
又方
(出圣惠方)黃連(一兩去須)栝蔞根(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
煎大麥湯。溫下三十丸。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出圣惠方)葛根(二兩銼)蔥白(五莖切)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納白粳米半合。
豉半合。以生絹裹煎。良久候爛。去米豉放冷。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出圣惠方)取生藕。搗絞取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攪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芍藥湯方治毒瘟病。及吐下后。有余熱煩渴。
芍藥(五分)黃連(四分)甘草(二分炙)黃芩(二兩)桂心(二兩)栝蔞(二分)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等。
干糞湯
(一名破棺湯)
解大熱天行病。若大困。患舌燥如鋸。極渴不能服藥
者。宜服。
用陳久人糞干一大升。以沸湯一大升。沃糞一食久。澄清。瀝取一升。頓服。如渴不止者。根據(jù)前法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