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麩楊

    拼音注音Hónɡ Fū Yánɡ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漆樹科植物紅麩楊。秋季采挖。

    生境分布

    生山坡灌木叢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7~12米。小枝被有短柔毛。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11片,最多可達(dá)17片,葉軸的上部有狹翅或在幼時葉軸全部有翅;小葉無柄,小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7~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脈上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1~20厘米,具開展的分枝,被細(xì)柔毛;花小,白色;花藥紫色。果序下垂,核果紅色,近圓形,密被柔毛。花期5月。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

    ①《湖南藥物志》:"治痢疾。"

    ②《貴州藥植目錄》:"澀腸。治痢疾,腹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別名兔狗尾、狐貍尾、虎尾輪、防蟲草、貓上樹來源豆科貍尾草屬植物長穗貓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acrostachy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
  • 拼音注音Bù Jīnɡ別名五指疳、五指風(fēng)、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Gǎn別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荊麻來源椴樹科扁擔(dān)桿屬植物扁擔(dān)桿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藥。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辛、甘,溫。功能主治健脾益氣,固精止帶,祛風(fēng)除濕。用于小兒疳......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種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綠垂果南芥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采收和儲藏......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Ténɡ別名扁藤、大蘆藤、鐵帶藤、過江扁龍、扁骨風(fēng)、腰帶藤、羊帶風(fēng)來源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扁擔(dān)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f.) Gagnep.,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