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耳者腎之候也。若腎氣實(shí)則生熱。熱則上焦壅滯。經(jīng)絡(luò)痞塞。不得宣通。邪熱之氣。
入于耳脈。則令四肢滿急。腰背強(qiáng)直。胸脅切痛。好忘不安。耳無(wú)所聞也。
方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毒壅熱。胸心痰滯。兩耳虛聾。頭重目眩。
犀角屑甘菊花前胡(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菖蒲(各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每服三錢。
水一
茯神散
治上焦風(fēng)熱。耳忽聾鳴。四肢滿急。昏悶不利。宜服。
茯神(一兩)羌活蔓荊子薏苡仁防風(fēng)(去蘆頭)黃(銼各半兩)菖蒲(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五味子(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
入
羚羊角散
治耳聾不聞言語(yǔ)。利腎氣退熱。
羚羊角屑(一兩)沙參(三分)防風(fēng)(去蘆頭)木通〔銼各三兩(分)〕旋復(fù)花(半兩)澤服三錢。
水一中盞。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
治腎氣實(shí)。上焦風(fēng)熱壅滯。耳暴聾頭重。
羚羊角屑(一兩)白術(shù)(三分)防風(fēng)(去蘆頭)黃(銼)玄參澤瀉赤茯苓(各三分)生地黃一兩。竹葉二十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
大黃丸
治風(fēng)熱毒瓦斯。攻耳暴聾。由腎氣實(shí)熱所致。
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黃(銼)川升麻川樸硝黃連(去須)生干地黃玄參(每服
磁石散
治暴熱耳聾。心膈壅悶。宜服此方。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木通(銼一兩)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空心溫服。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夫耳者腎之候也。若腎氣實(shí)則生熱。熱則上焦壅滯。經(jīng)絡(luò)痞塞。不得宣通。邪熱之氣。
入于耳脈。則令四肢滿急。腰背強(qiáng)直。胸脅切痛。好忘不安。耳無(wú)所聞也。
方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毒壅熱。胸心痰滯。兩耳虛聾。頭重目眩。
犀角屑甘菊花前胡(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菖蒲(各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每服三錢。
水一
茯神散
(出圣惠方)
治上焦風(fēng)熱。耳忽聾鳴。四肢滿急。昏悶不利。宜服。
茯神(一兩)羌活蔓荊子薏苡仁防風(fēng)(去蘆頭)黃(銼各半兩)菖蒲(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五味子(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
入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耳聾不聞言語(yǔ)。利腎氣退熱。
羚羊角屑(一兩)沙參(三分)防風(fēng)(去蘆頭)木通〔銼各三兩(分)〕旋復(fù)花(半兩)澤服三錢。
水一中盞。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腎氣實(shí)。上焦風(fēng)熱壅滯。耳暴聾頭重。
羚羊角屑(一兩)白術(shù)(三分)防風(fēng)(去蘆頭)黃(銼)玄參澤瀉赤茯苓(各三分)生地黃一兩。竹葉二十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
大黃丸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熱毒瓦斯。攻耳暴聾。由腎氣實(shí)熱所致。
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黃(銼)川升麻川樸硝黃連(去須)生干地黃玄參(每服
磁石散
(出圣惠方)
治暴熱耳聾。心膈壅悶。宜服此方。
磁石(一兩搗碎水淘去赤汁)木通(銼一兩)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空心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