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眉發(fā)須不生(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足少陰之血氣。其華在發(fā)。足少陽之血氣盛。眉美。足陽明之血氣盛。須美。諸經(jīng)血氣盛。則眉髭鬢發(fā)俱美澤。若血氣虛少枯竭。則變黃白而不生。若風邪乘其經(jīng)絡。血氣改變。

    松葉膏

    (出圣惠方)

    治血虛風熱所攻眉發(fā)須不生。

    松葉(半斤)蓮子草(半斤)馬膏(半斤煉成膏者)韭根(半斤)防風(一兩去蘆頭)蔓(半兩)獨活先以桑根白煎

    治血憊。腦虛。頭風。致髭眉須疏薄。不生宜用此方。

    (出圣惠方)蔓荊子(半兩)白芷附子防風(去蘆頭)芎莽草辛夷黃芩細辛(洗去苗土)當歸漢椒(去目以上各一兩)川大黃(一兩半)上都細銼。以馬膏一斤。豬脂二斤。

    治眉發(fā)髭不生。兼令黑方。

    (出圣惠方)鐵粉(二兩)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羊躑躅(三兩)蓮子草(二斤)零陵香(三兩)沒石子(五顆)蔓荊子(二兩)上粗羅為散。以生油五升。浸五七日后。用慢火煎取一半以下。去滓。于瓷盒內(nèi)盛貯。血虛無眉髭發(fā)。每日涂之神驗。切不得涂著口鼻??钟忻?/p>

    青蓮膏

    (出圣惠方)

    治血虛。眉發(fā)髭不生。宜用此方。

    蓮子草汁(三升)生苣油(一升)牛乳(一升)甘草(二兩細銼)上相和于鐺中。以慢火煎之。才似魚眼沸便攪之。勿住手。直至沫盡為熟。澄清濾去滓。盛于不津器中。每用候夜臥時。身仰臥。每鼻孔點三五點。如小豆大。至六七遍止。良久乃起。有唾須唾卻。勿得咽之。啜少湯飲如此點半年。白者即黑。落者重生。其藥良驗。忌生蒜、蘿卜、辛辣物。

    松脂膏

    (出圣惠方)

    治眉發(fā)髭不生。

    松脂(二兩)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蔓荊子(半斤)上為末。以烏雞脂和瓷器中盛。

    密封頭。于屋北陰干。百日藥成。細研。以馬膏和薄。涂于上不生處。勿令近面。

    又方

    (出圣惠方)柏葉(切一斤)附子(二兩去皮臍生用)上為末。以豬脂和作二十丸。每日一丸。

    在米泔中化開。洗之。每日用之。十日后再生新者。余藥以綿裹。密器貯之。勿令泄氣。

    治生眉毛方

    (出圣惠方)鐵生衣(亦作鐵粉)墻上青衣(外臺秘要作爐上青衣)上為末。以水和涂之。即生。

    治發(fā)落不生。

    (出本草)先以醋泔清凈洗禿處。以生布揩。令大熱。臘月豬脂細研。入生鐵煮沸三二度。敷之遍生。

    治眉毛鬢發(fā)?;馃忨?。毛不生方。

    (出千金方)用蒲灰。以正月狗臘和敷則生。

    生發(fā)方

    (出肘后方)

    涂頭黑潤頭發(fā)。

    取側(cè)柏葉。陰干作末。和油涂之。

    治眉發(fā)髭不生方

    (出圣惠方)用羊糞灰三斗。以水淋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過十洗大生。

    令白發(fā)不生。

    (出本草)以麻子五升研。桐葉一握搗相和。浸三日。去滓。沐發(fā)令白發(fā)不生。

    治發(fā)落不生。

    用豹脂涂無發(fā)處。朝涂而暮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