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白禿(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蟯之為害。因血氣虛乘風而上。則能生瘡。疽、癬、、疥無不為也。瘡痂不去而癢。鬢發(fā)禿落。無復生榮。是為白禿。

    杜蘅膏

    (一名松脂膏出千金方)

    治白禿。及癰疽百瘡。

    杜蘅雄黃(研)木蘭皮(銼)礬石(研)大黃(銼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石南秦艽(藥。搗羅為以

    木蘭皮膏

    (出圣惠方)

    治白禿及百瘡。

    木蘭蔓荊子秦艽(去苗)附子(去皮臍生用)川大黃石南苦參(以上各一兩)白礬細銼。

    白礬等

    五味子膏

    (一名蛇床子膏出千金方)

    治白禿發(fā)落。生白痂。終年不瘥。

    五味子肉蓯蓉(切焙)松脂蛇床子遠志(去心各三兩)菟絲子(五兩以酒浸一宿焙)搗羅為末。

    次將以新綿濾去滓。瓷合盛。每用先桑柴灰汁。洗頭令凈。后涂藥。不過三次。發(fā)生。

    防風丸

    (出圣濟總錄)

    治白禿發(fā)落。

    防風(去叉)黃連(去須)生干地黃(焙各四兩)蔓荊實(九兩)柑皮(焙一兩半)葳蕤(丸。如梧桐

    升麻膏

    (出圣濟總錄)

    治白禿發(fā)落。

    升麻薺莽草(各二兩)白芷(一兩)防風(去叉三兩)蜣螂(四枚別研)馬脂熊令

    王不留行湯

    (出千金方)

    治白禿。及頭面久瘡。去蟲止痛。

    王不留行桃東南枝東引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蔓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升)月蝕、瘡

    松瀝煎方

    (出千金方)

    治頭瘡。及白禿發(fā)不生。

    松瀝(七合)丹砂(研二兩)雄黃(研取精二兩)水銀(研)黃連(各一兩)礬石(一兩燒令無毒。

    治白禿瘡

    (出十便良方)烏頭末(半兩生用)硫黃(半兩細研)膩粉(一分)狗糞(一兩白色者研)巴豆(一分生去然后

    治白禿瘡。

    白礬(焙枯)松脂膩粉五倍子黃丹(一方用密陀僧)上等分為末。調(diào)地瀝青和香油。調(diào)

    桃皮湯

    (出圣濟總錄)

    治白禿發(fā)落。沐發(fā)方。

    桃皮(去粗黑色者銼三兩)面豉(炒研各半兩)白米(研一合)上以水一斗。

    煮取八升。

    桃皮膏

    (出圣濟總錄)

    治白禿發(fā)落。

    桃皮〔去粗黑者一兩(五)銼炒研以水一斗煮取汁五升去滓先溫吃半盞余留洗頭〕豉(半兩

    治禿瘡。

    黃蜀葵花大黃黃芩(各等分)上為細末。好清油調(diào)搽。

    治禿方

    柳細枝(一握取皮)水銀(大如三豆)皂莢(一梃碎)上用醋煎如餳以涂之。

    水銀膏

    (出圣惠方)

    治白禿瘡不愈。

    水銀(一兩)黃連(二兩去須)細墨(一兩)上先以黃連、墨、搗為散。用不著水豬脂。

    和水銀同研。令墨盡。用涂瘡上。神效。

    烏羊膏

    (出直指方)

    治頭白禿瘡。及惡瘡。

    豬糞(臘月收取燒灰半兩)檳榔(二錢)雄黃(一錢)上為末。先以麻油調(diào)和鴨子清。約揭起。

    禿頭藥

    楝樹子(經(jīng)霜火煉作灰)白礬(各重半兩火上煉)上研為細末。擦瘡上。

    治白禿方

    (出圣惠方)黑豆(一合炒令微黃)干桃花(一兩)上為散。以臘月豬脂調(diào)涂瘡上。用帛子包裹。

    勿令見風。

    治刺梨頭白瘡。

    豬筒骨帶髓紫草上用香油熬藥。焦色去藥。入白礬、輕粉在內(nèi)。擦瘡。即生發(fā)。

    治白禿瘡。

    裹鹽荷葉藤穣上銼碎。水煎濃汁。洗三五度瘥。

    治禿頂方

    (出千金方)用蕪菁子為末。以酢和敷之。日三。

    又方

    (出千金方)用麻子三升。熬焦為末。以豬脂和涂之。發(fā)生為度。

    治禿無發(fā)者方

    (出千金方)用黑椹二升。納罌中。日曝三七日?;癁樗疮?。上三七日發(fā)生。神效。

    治白禿方

    (出肘后方)上用羊肉濕脯。炙令香及熱。速搭上。不過三四度。癢勿搔之。牛肉亦得。

    又方

    (出肘后方)

    療白禿。

    用新破豬肚去糞。及熱速搭頭上。須臾蟲出瘥。出若不盡。更作。取令無蟲。若癢慎勿搔。

    又方

    (出肘后方)用皂莢湯凈洗干拭。然后以陳久油滓涂之。日三。麻油亦可。

    又方

    用煮桃皮汁飲之。并洗頭。(外臺秘要有面豉和以敷)一方用花為末。和豬脂封上。

    又方

    用曲、豆豉兩種。治下篩。酢和敷上。(一作面)一方以米泔凈洗。用醋和敷之。

    又方

    用大黑豆炒令焦。為末。和臘月豬脂熱暖。匙抄封上后即裹著。勿見風。一方髑髏骨大豆各

    必效治禿瘡方

    用童子小便暖洗之??钛?。取合鴿糞五合。熬末。和釅醋令稠涂之。即瘥。一方先以米

    治禿方

    取三月三日桃花開口者。陰干。與桑椹等分。搗末。豬脂和。以灰汁洗。后涂藥瘥。

    治刺梨

    用百年屋下燕窠泥。同奄翁窠為末。麻油調(diào)。先用米泔洗透。用刀子剃去皮。血出不妨。

    龍粉散治白禿瘡。

    用干地龍為細末。入輕粉麻油調(diào)敷之。

    白禿頭方

    用麻油膩粉調(diào)抹。

    又方

    用雄豬膽汁半杯。入法醋。以雞羽敷掃。

    藜蘆散治禿瘡。

    貫眾(一兩)藜蘆〔二(三)錢〕漏蘆(三錢)上為細末。先洗凈瘡。干擦瘡上候干。

    又方

    用藜蘆為末。以臘月豬膏和涂之。又五月漏蘆草燒作灰。豬膏和便涂。先用鹽湯洗。乃敷。

    又方

    用先洗凈好花椒末。不以多少調(diào)敷。三五次效。

    又方治白禿瘡。及發(fā)中生癬。

    用取熊白脂敷之。

    治白禿。

    用白鴿糞。搗細羅為末。先醋米泔洗了。敷之立瘥。

    治大人小兒禿刺梨溜膿。

    用獨核肥皂去核。用砂糖填滿。中放巴豆二枚。麻繩扎定。鹽泥固之。火。青煙起。

    存性洗去

    治癩頭。

    用白膠香真珠麻油煎沸。入細切蔥白黃丹。先用清湯洗。不拘多少敷。

    療禿瘡。

    用取虎膏敷之。

    苦楝膏治大人小兒瘡禿。及惡瘡。

    用苦楝皮燒灰。以豬脂調(diào)敷之。

    治癩頭熱紅餅瘡方。

    用生艾、白芷、大腹皮、連根蔥、各等分。煎湯洗拭。以生藍青葉。入些生艾搗細。蜜水為

    治頭禿。

    用五靈脂、白礬、白芷、青黛、好草烏、各一分。為末。麻油調(diào)敷。

    決效散治風癢頭瘡。

    貫眾(三兩)白芷(一兩)上為細末。油調(diào)涂之。

    細辛膏

    (一名白屑膏)

    治頭瘡有蟲。變成白禿。

    療白禿方。

    羊蹄草根獨根者。以三年醋研和如泥。勿見風日。及婦女雞犬。以生布拭瘡。令赤。敷之。

    治禿瘡法。

    黃連木香百部〔各一兩(分)〕南椒(二銖)上為細末。更入麝香少許。輕粉十個。

    百部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大人小兒禿瘡。

    金毛狗脊(去毛)黑狗脊蛇床子(炒)馬兜鈴銀(各一兩)硫黃秦艽百部(各半兩)上件為細末。生麻油調(diào)涂瘡上。

    治禿瘡

    (出本草)以象肉燒作灰。和油涂之。

    治濕癬白禿。

    (出本草)以馬齒莧煎為膏。涂之。若燒灰敷之。亦良。

    主頭瘡白禿。

    (出本草)可煎及已絞汁敷之。

    治白禿瘡。

    (出本草)以糞藍煎湯洗之。

    治白禿瘡。

    (出本草)用山豆根不拘多少。以水研敷瘡上。

    治發(fā)禿落。

    (出本草)以馬膏涂頭上。

    治白禿生發(fā)。

    (出本草)以白馬脂五兩。在瘡上稍稍封之。

    治白禿瘡。

    (出本草)以駁馬不乏者尿。數(shù)數(shù)暖洗之。十遍瘥。

    治頭瘡白禿。

    (出本草)以馬尿洗之。

    治頭極癢。不痛出瘡。

    (出本草)用楸葉根。不拘多少。以搗絞汁涂之。

    治頭瘡白禿。殺蟲及治腫毒。

    (出本草)以莽草與白蘞、赤小豆、為末。雞子白調(diào)如糊。涂之。并涂腫上。干即更易。

    治頭瘡白禿。

    (出本草)取雞窠中草。和白頭翁草燒灰。豬脂敷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