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精極(附論)

    作者: 朱梓

    夫五臟六腑皆有精。臟腑調(diào)和則精常輸瀉。若臟腑衰則形體皆極。令人少氣。五臟內(nèi)虛。

    齒黑焦。毛發(fā)落。悲傷喜怒。目視不明。耳聾。行步不正。身體重。皆精極之候。然精極。

    有高則實(shí)。實(shí)則熱。則宜瀉。陰病主下。下則虛寒。故體重耳聾。行步不正。若邪氣入臟。則咳多唾。面腫氣逆也。此邪氣逆于六腑。厥于五臟。所以精極治法。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補(bǔ)之以味。當(dāng)治其微。若腎絕則五氣俱絕。即目轉(zhuǎn)而睛奪。是為志先死。不可救矣。

    地黃煎丸治精極臟腑虛。骨節(jié)煩疼不止。益氣養(yǎng)神。駐顏調(diào)血脈。

    生地黃(五斤搗取汁)蓯蓉(酒浸切焙二兩)無(wú)灰酒(一斗銀石器盛入地黃汁用文武火熬成膏入后藥味)巴戟(去心)鹿茸(酒浸)桑螵蛸(炒)附子(炮去皮臍)黃肉豆蔻(去殼各一兩)沉香(五錢)五味子蛇床子(炒)石斛(去根)補(bǔ)骨脂(炒)牛膝(酒浸)青木香枳殼(麩炒)陳皮(去白各三錢)畢澄茄(五錢)上為末。以地黃煎和丸如梧桐子

    地黃煎丸

    (圣惠方)

    治精極五臟六腑虛羸。骨節(jié)煩痛。精常漏泄。宜服此。益

    氣養(yǎng)神。駐顏生地黃(五斤取汁)無(wú)灰酒(一斗以上二味于銀鍋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藥末為丸巴戟一兩)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去皮炙干用)鹿茸(二兩去毛酥炙)桑螵蛸(一兩微炒)五味子(一兩)蛇床子(一兩)石斛(一兩去根)附子(二兩炮去皮臍)補(bǔ)骨脂(二兩炒)枳殼(一兩麩炒)黃(一兩)牛膝(一兩)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干別搗為末)石龍芮(一兩)陳皮(一兩去白)沉香(一兩)鹿茸(一兩搗研炒)上為末。用地黃煎和搗三百杵。

    丸如梧桐

    牛膝煎丸

    (出圣惠方)

    治精極。及百病虛羸瘦損。

    牛髓(一斤半)羊髓(一斤)白蜜(一斤)棗肉(一斤以上四味同于銀石鍋熬成膏入后藥)茯苓(一兩)芎(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當(dāng)歸(一兩)牛膝(一兩)人參(一兩)防風(fēng)(一兩)肉蓯蓉(二兩浸酒內(nèi)一宿刮去皮炙)五味子(一兩)熟地(二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為末)上為末。入前二髓煎中更熬令稠??赏枞缥嗤┳哟?。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忌鯉魚。

    人參丸

    (一名磁石千金方)

    治精極虛寒。小腹拘急。耳聾。發(fā)落。行步不正。

    夢(mèng)寐失精。驚人參麥門冬(去心)赤石脂遠(yuǎn)志(去心)續(xù)斷(各三錢)韭子(一兩炒)鹿茸(酥炙三錢)茯苓龍齒(研)磁石(醋)蓯蓉(酒浸各一兩)丹參柏子仁(炒研各二兩)熟

    磁石丸

    (濟(jì)生方)

    治精虛極。驚悸羸瘦。夢(mèng)中遺泄。尿后便遺白濁。甚則陰

    痿。小腹里急。

    磁石(醋二兩)肉蓯蓉(酒浸)鹿茸(酒浸)續(xù)斷(酒浸)杜仲(炒去絲)柏子仁(炒研)赤石脂(火)熟地(酒蒸)山茱萸(取肉)菟絲子(酒浸)巴戟(去心)韭子(炒各一丸。

    生地黃湯

    (千金方)

    治精極五臟六腑俱損傷。虛熱。遍身煩痛。骨中酸痛。煩

    悶。

    生地黃汁(二升)麥門冬汁赤蜜(各一升)竹瀝(一合)石膏(八兩)人參芎桂心甘草黃芩麻黃(各三兩)當(dāng)歸(四兩)上咀。以水七升。先煮八味取二升。

    去滓。下地黃等汁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黃湯治精極腎氣內(nèi)傷。夢(mèng)泄盜汗。小便余瀝。陰痿濕癢。小腹強(qiáng)急。

    黃人參赤芍藥桂地骨皮五味子(各一兩)白茯苓防風(fēng)陳皮(去白各半兩)甘草(炙)磁石(醋)牡蠣粉(各一錢)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五片。

    棗二

    鹿茸散治精極虛損。夢(mèng)中失精。陰氣微弱。小腹拘急。體重耳鳴。

    鹿茸(酒浸)龍骨露蜂房(炙各半兩)澤瀉白茯苓菟絲子(酒浸一宿)桂(去皮)牛膝(酒浸切焙)石龍芮赤芍藥(各一錢)韭子(炒二錢)巴戟(去心三錢)上為散。每服

    天門冬散治精極五臟六腑俱虛。偏身及骨髓煩疼。宜服。

    天門冬(二兩去心)羚羊角屑(一兩)人參(一兩)黃(一兩)枸杞子(一兩)酸棗仁(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蜜一茶匙。同煎三兩沸。不計(jì)時(shí)候。忌鯉魚。

    鹿茸丸治精極。上焦熱下焦冷。補(bǔ)十二經(jīng)脈。添髓養(yǎng)血。宜服。

    鹿茸(四兩去毛酥炙)朱砂(二兩細(xì)研水飛過(guò))野雞脛骨(二兩)天門冬(二兩)車前子(皮三兩)熟干地黃(三兩)上為末。煉蜜與羊脛髓拌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

    羌活補(bǔ)髓丸

    (一名羌活丸)

    治精極髓虛空。中傷臟腑。

    (方見(jiàn)羌活丸)

    茯神散治精極實(shí)熱。勇悍多驚。壯熱。

    茯神(一兩)柴胡(二兩去蘆)黃(三兩銼)遠(yuǎn)志(一兩去心)天門冬(二兩去心)人參(一兩)澤瀉(二兩)生地黃(二兩)甘草(一兩炙)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鐘。入淡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竹葉黃芩湯治精極實(shí)熱。眼視不明。齒焦發(fā)落。形體疼痛。通身虛熱。

    竹葉(切二兩)黃芩茯苓(各三兩)麥門冬大黃(各二兩)甘草(二兩)生地黃(六兩)芍藥(四兩)生姜(六兩)上諸藥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石斛湯治精極實(shí)熱。眼視不明。齒焦發(fā)落。形衰。通身虛熱。甚則胸中煩悶。夜

    夢(mèng)泄精。

    小草石斛(去根)黃麥門冬(去心)生地黃(酒洗)白茯苓玄參(各一兩)甘草(

    竹葉湯治精極實(shí)熱。眼視不明。齒焦發(fā)落。形衰。通身虛熱。甚則胸中煩悶。泄

    精。

    生地黃(五兩)芍藥(四兩)黃茯苓澤瀉甘草麥門冬(去心各三兩)上銼散。每

    生地黃煎治精極。補(bǔ)骨髓。

    生地黃(十斤搗絞取汁)牛酥白蜜(各一斤)上先以慢火煎地黃汁減半。納牛酥更煎良久

    補(bǔ)益鹿茸煎治精極骨髓虛竭。

    用鹿茸五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為末。以清酒二升。于銀鍋中慢火煎膏。盛于瓷器中。

    每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