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婦女陰道中時(shí)時(shí)出氣或氣出有聲,狀如矢氣,謂之“陰吹”。本病最早載于《金康·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
本病主要是胃氣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陰,其原因有三:
1.腑氣不通
胃腑燥實(shí),谷道欠通,胃氣下泄所致。正如尤在經(jīng)注《金匱要略心典》所說:“大便結(jié)而不通,是以陽明下行之氣,不得從其故道,而乃別走旁竅也。”
2.氣虛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脾虛氣弱,運(yùn)行無力,腑氣失循常道?!夺t(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說:“氣血大虛,中氣下陷者,宜十全大補(bǔ)湯加升麻、柴胡以升提之。”
3.痰濕
脾胃薄弱,素有痰飲蓄積,幡居中焦,濁邪相干,谷氣不能上升清道,反而下泄?;蛱禎裣伦?,氣隨濕下,亦致陰吹。
大便秘結(jié),腹部作脹者,為腑氣不通證;大便通暢,肢疲乏力者,為氣虛證;大便通暢,脘痞痰多者,為痰濕證。在治療上調(diào)理脾胃較為重要,可按各證型分別論治。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190例,全部治愈,平均服用3~6劑。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婦女陰道中時(shí)時(shí)出氣或氣出有聲,狀如矢氣,謂之“陰吹”。本病最早載于《金康·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
本病主要是胃氣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陰,其原因有三:
1.腑氣不通
胃腑燥實(shí),谷道欠通,胃氣下泄所致。正如尤在經(jīng)注《金匱要略心典》所說:“大便結(jié)而不通,是以陽明下行之氣,不得從其故道,而乃別走旁竅也。”
2.氣虛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脾虛氣弱,運(yùn)行無力,腑氣失循常道?!夺t(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說:“氣血大虛,中氣下陷者,宜十全大補(bǔ)湯加升麻、柴胡以升提之。”
3.痰濕
脾胃薄弱,素有痰飲蓄積,幡居中焦,濁邪相干,谷氣不能上升清道,反而下泄?;蛱禎裣伦?,氣隨濕下,亦致陰吹。
大便秘結(jié),腹部作脹者,為腑氣不通證;大便通暢,肢疲乏力者,為氣虛證;大便通暢,脘痞痰多者,為痰濕證。在治療上調(diào)理脾胃較為重要,可按各證型分別論治。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190例,全部治愈,平均服用3~6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