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丙辰歲圖

    作者: 朱梓

    圖psjzl53.bmp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羽水運。歲水太過。氣化營運先天。太過而同天化。

    其氣其谷其在人也。其藏腎。其主二陰。其養(yǎng)骨髓。其病厥。此歲運之化也。天地之氣。太陽在上。

    左厥陰。右陽明。故天政所布。其氣肅。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故地氣靜而其令徐。

    寒臨太虛。其政大舉。陽氣不令。澤無陽焰。則火發(fā)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

    還于太陰。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化六。風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

    蟲育。歲物之宜也。鱗蟲不成。燥毒不生。地氣制之也。寒敷于上。雷動于下。

    上應辰星、鎮(zhèn)星。其谷玄。寒濕之氣。持于氣交。民病寒濕發(fā)。肌肉萎。

    足痿是歲水在上。土在下。土勝水。天氣虛。水運符天。其氣自平。不資化源。惟抑運水。

    扶其以歲半之前。太陽主之。有本標之化。當其時寒熱得中者。天之和氣至也。

    歲半之后。太陰主之。太陰之化從本。當其時濕化應者。地之令也。

    初之氣。自乙卯年大寒日寅初。至是歲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

    客熱間火乃三之氣。自小滿日亥初。至大暑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征火??蜌馓査?。中見水運。氣與運相符而布天政。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宜調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玄。間谷宜稷。

    則寒不為邪。是氣也。用寒遠寒。無犯司氣之寒。四之氣。自大暑日酉正。至秋分日未正。

    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客氣厥陰木。中見水運。水生木。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痿。不收。注下赤白。宜調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間谷宜稻。則風不為邪。五之氣。自秋分日申初。至小雪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氣少陰火。中見水運。大火所居。陽復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宜調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

    間谷宜豆。則熱不為邪。終之氣。自小雪日午正。至大寒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氣太陰土。中見水運。水運得位。濕土居之。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杞家?。民乃慘凄。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宜調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間谷宜麻。則濕不為邪。此六氣之化也。歲行平水之化。天符為執(zhí)法。邪或中之。

    民有卒急之病。故經曰。中執(zhí)法者。其病速而危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