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經綸》 治帶下分諸因有虛實之法

    劉宗濃曰∶帶證多本陰虛陽竭,榮氣不升,經脈凝泣,衛(wèi)氣下陷,精氣累滯下焦奇經之分,蘊積而成。其病或醉飽房勞,服燥劑所致。亦有濕痰流注下焦,或腎肝陰淫之濕勝,或因驚恐而木乘土位,濁液下流,或思想無窮而為筋痿,或余經濕熱屈滯少腹而下。是皆氣血虛損,榮衛(wèi)之精氣累滯而成也。前人立論,已盡病機,治無定法。如戴人以帶下得兩手俱滑大有力,上用宣去痰飲,下以導水丸泄熱去濕,繼以淡劑滲之,此瀉實法也。

    若諸脈微細,或沉緊而澀,按之空虛,或洪大而澀,按之無力,正元氣不足,陰虛中寒,東垣有補陽調經之劑。

    丹溪治濕痰下注,用海石、南星、半夏之類,并加升提之法?;虬l(fā)中兼補,補中兼利,燥中兼升發(fā),潤中益氣兼收澀。其例不一,正以病機有輕重淺深之異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