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朱丹溪曰∶《易》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坤,陰陽之性情也。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父精母血,因感而會(huì)。精之泄,陽之施也。血能攝精,精成其骨。此萬物之資始于干元也。血之行也,精不能攝血成其胞。此萬物之資生于坤元也。陰陽交媾,胚胎始凝。胎所居,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一達(dá)于左,一達(dá)于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于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于右子宮,而女形成,孕成而始化胞也。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yàn),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jiǎn)、驗(yàn)、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朱丹溪曰∶《易》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坤,陰陽之性情也。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父精母血,因感而會(huì)。精之泄,陽之施也。血能攝精,精成其骨。此萬物之資始于干元也。血之行也,精不能攝血成其胞。此萬物之資生于坤元也。陰陽交媾,胚胎始凝。胎所居,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一達(dá)于左,一達(dá)于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于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于右子宮,而女形成,孕成而始化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