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玄參升麻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玄參升麻湯處方

    玄參、升麻、甘草(炙)、各三錢。

    功能主治

    治傷寒失下,熱毒在胃,發(fā)斑,甚則煩躁譫語。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類證活人書》卷十八:玄參升麻湯處方

    玄參 升麻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斑。治傷寒發(fā)汗吐下后,毒氣不散,表虛里實,熱發(fā)于外,身斑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

    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八《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玄參升麻湯處方

    玄參 赤芍藥 升麻 犀角(鎊)桔梗(去蘆)貫眾(洗)黃芩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治心脾壅熱,舌上生瘡,木舌、重舌、舌腫,或連頰兩邊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時服。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衛(wèi)生寶鑒》卷八:玄參升麻湯處方

    升麻 黃連各1.5克 黃芩(炒)1.2克 連翹 桔梗各0.9克 鼠粘子 玄參 甘草 白僵蠶各0.6克 防風(fēng)0.3克

    制法

    上十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fēng)宜肺。治風(fēng)熱上攻,咽喉中妨悶,會厭后腫,舌赤者。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稍熱噙嗽,時時咽之。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八
更多中藥材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丸處方干漆0.9克(杵碎,炒煙盡)雄黃 巴豆霜各3克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兒蟲痛。(打蟲)用法用量量兒大小,每服5~30丸,用石榴根煎湯下;痛者,煎苦楝根湯或蕪荑湯下,發(fā)時服。摘錄《小兒藥證直......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安蟲散處方胡粉(炒黃)檳榔 川楝子(去皮、核)鶴虱(炒)各60克 白礬(鐵器熬)7.5克 干漆(炒煙盡)15克 雄黃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驅(qū)蟲止痛。小兒蟲積成團(tuán),腹中疼痛,肚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打蟲)用法用量......
  • 處方黃連、烏梅、炮姜、山楂、厚樸、芍藥、使君子肉、枳實、陳皮、川楝子。功能主治蛔蟲動,口吐清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三引《幼科百效》......
  • 處方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川椒、烏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錄《金匱翼》卷七......
  • 處方烏梅肉9克 黃連 蜀椒 藿香 檳榔各3克 胡粉 白礬各1.5克制法上藥為散。功能主治吐蛔。所吐蛔蟲,色赤成團(tuán)而活,屬熱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水煎如糊,空腹時服。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