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證」 妊娠中、后期,頭脹眩冒,面浮肢腫,少便量少,胸悶嘔惡,伴見一組脾陽虛⒆之癥。
「病機」 脾虛不運,升降失常。
「治法」 健脾利濕,升清降濁。
「方藥」白術(shù)散(《全生指迷方》)合春澤湯(《醫(yī)方集解》)加味。
白術(shù) 茯苓 大腹皮 生姜皮 陳皮 豬苓 澤瀉 桂枝 人參 淫羊藿 紫蘇 砂仁
本方為白術(shù)散合春澤湯加淫羊藿、紫蘇、砂仁。
方中桂枝、生姜皮溫中散水;人參、白術(shù)、砂仁健脾化濕、安胎;茯苓、豬苓澤瀉利濕行水;大腹皮下氣行水;陳皮運脾化濕;淫羊藿溫陽化氣;紫蘇和胃上嘔。
若兼氣喘者,酌加葶藶子、大棗。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證」 妊娠中、后期,頭脹眩冒,面浮肢腫,少便量少,胸悶嘔惡,伴見一組脾陽虛⒆之癥。
「病機」 脾虛不運,升降失常。
「治法」 健脾利濕,升清降濁。
「方藥」白術(shù)散(《全生指迷方》)合春澤湯(《醫(yī)方集解》)加味。
白術(shù) 茯苓 大腹皮 生姜皮 陳皮 豬苓 澤瀉 桂枝 人參 淫羊藿 紫蘇 砂仁
本方為白術(shù)散合春澤湯加淫羊藿、紫蘇、砂仁。
方中桂枝、生姜皮溫中散水;人參、白術(shù)、砂仁健脾化濕、安胎;茯苓、豬苓澤瀉利濕行水;大腹皮下氣行水;陳皮運脾化濕;淫羊藿溫陽化氣;紫蘇和胃上嘔。
若兼氣喘者,酌加葶藶子、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