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九龍丹

    《醫(yī)學正傳》卷六引丹溪:九龍丹處方

    枸杞子 金櫻子 山果子(又名山楂)蓮肉 佛座須(即蓮花心)熟地黃 芡實 白茯苓 川歸各等分

    制法

    上藥為末,酒面糊為九,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滑精,精隨溲溺而出。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酒或鹽湯送下。

    備注

    方中山果子,《征治準繩·類方》卷六作"山茱萸肉"。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六引丹溪《外科正宗》卷三:九龍丹別名

    九龍敗毒丸(《經(jīng)驗奇方》卷上)。

    處方

    兒茶 血竭 乳香 沒藥 巴豆(不去油)木香各等分

    制法

    上藥為末,生蜜調(diào)成一塊,瓷盒盛之,臨時旋丸寒豆大。

    功能主治

    治魚口、便毒,騎馬癰,橫痃等初起未潰,及梅毒初起,遍身見有紅點,或陽物腫痛破爛者。

    用法用量

    每服9丸,空腹時用熱酒適量送下。大便行四五次,再吃稀粥。腫甚者,間日再用一服自消。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外科方外奇方》卷二:九龍丹處方

    斑蝥5分(去頭足,糯米炒黃),乳香3分,沒藥3分(去油),雄黃2分,血竭1分,麝香1分5厘,冰片7厘,元胡5厘,元參5厘。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拔毒,生肌,化腐。主

    用法用量

    摻患處。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傷科匯纂》卷七:九龍丹處方

    糞池內(nèi)陳年磚頭。

    制法

    洗凈火煅,醋淬9次,為細末。

    功能主治

    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醫(yī)學正傳》卷六引丹溪方:九龍丹處方

    枸杞子、金櫻子、山果子(又名山楂)、蓮肉、佛座須(蓮花心也)、熟地黃、芡實、白茯苓、川歸各等分。

    功能主治

    腎水不足,精關不固,男子滑精,女子夢交。白淫。斫傷太過,敗精失道,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醫(yī)統(tǒng)》引作“九龍丸?!狈街猩焦?,《醫(yī)統(tǒng)》作“山茱萸肉”。

    各家論述

    《醫(yī)方考》:精濁者,宜滋腎清心,健脾固脫。是方也,枸杞、熟地、當歸,味厚者也,可以滋陰,滋陰則是以制陽光;金櫻、蓮須、芡實,味澀者也,可以固脫,固脫則無遺失;石蓮肉苦寒,可以清心,心清則淫火不熾;白茯苓甘平,可以益土,益土則制腎邪;而山楂肉者,又所以消陰分之障礙也。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六引丹溪方《惠直堂方》卷二:九龍丹處方

    枳殼1兩,紅花3錢,五靈脂3錢,良姜5錢,木香5錢,巴豆5錢,母丁香5錢,胡椒5錢,雄黃5錢。

    制法

    上為細末,燒酒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

    九種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7厘,將藥放在手心,舌舐咽下,空心服更妙。服藥后不可即服茶湯。少刻其痛立止,如遠年久病,3服永不再發(fā)。

    摘錄《惠直堂方》卷二《跌打損傷方》:九龍丹處方

    牛黃3分,冰片1錢5分,當門子1錢5分,月石1錢,朱砂(水飛)2錢,雄黃(水飛)2錢,火消1錢2分,蓽茇4分,金頁10張。

    制法

    預于3-4日前為細末,至5月5日午時修合,置瓷瓶內(nèi)。

    功能主治

    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用者取少許吹鼻、點眼角,男先左,女先右;甚者冷水沖服。

    摘錄《跌打損傷方》《跌打損傷方》:九龍丹處方

    牛黃3分,冰片1錢5分,當門子1錢5分,月石1錢,朱砂(水飛)2錢,雄黃(水飛)2錢,火消1錢2分,蓽茇4分,金頁10張。

    制法

    預于三四日前為細末,至五月五日午時修合,置瓷瓶內(nèi)。

    功能主治

    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用者取少許吹鼻、點眼角,男先左,女先右;甚者冷水沖服。

    摘錄《跌打損傷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熟地5錢,當歸3,山藥2錢(炒),肉桂5分,茯苓1錢5分,白芍1錢5分(炒),附子5分,丹皮1錢,澤瀉5分,山萸肉1錢。功能主治陽虧眩暈。用法用量水2鐘,煎7分,食遠服。各家論述《證因方論集要》:地黃、萸肉、山藥補足三陰經(jīng),澤瀉、丹皮、......
  • 處方熟地、萸肉、茯苓、山藥、丹皮、附子、肉桂、澤瀉、人參、黃耆(炙)、白術(上炒)、菟絲子、枸杞。功能主治厥陰虛寒,大虛之吐蛔。各家論述八味地黃湯益火以消陰翳,復以參、術、耆溫補脾陽;菟絲,枸杞溫補肝腎之陽,胃中得溫而蛔自止。摘錄《證因方論......
  • 別名厚樸丸、厚樸煎處方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訶黎勒(取肉,生用)1兩,桂(去粗皮,取肉)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1兩。制法上為細末,拌令勻,煉蜜......
  • 別名回陽飲處方人參(無者,以蜜炒黃耆1兩代之),附子2-3錢,干姜(炒)2-3錢,當歸身3錢(如泄瀉者,或血熱動血者,去之),熟地數(shù)錢或1-2兩,甘草(炙)1錢,白術3-4錢,黃耆(蜜炒)3錢。功能主治傷寒脈虛將絕,陰陽將脫。白喉,其痛甚,......
  • 處方大黃16銖,定粉18銖,雄黃6銖,黃芩6銖,雷丸8銖,附子1兩12銖,生商陸根4兩。制法煎豬膏3斤,去滓;入藥,沸7上下,濾,入雄黃,攪至凝。功能主治小兒癇證。用法用量以摩頂、掌中、背脅皆遍訖。治粉粉之。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