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切要》 安胎

    作者: 吳道源

    安胎飲治孕婦三四月,胎動不安。

    熟地 當歸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術 半夏 阿膠 地榆 白芍

    加姜三片,水煎服。

    紫蘇飲

    紫蘇 陳皮 當歸 白芍 川芎 人參 甘草 腹皮

    安胎和氣飲(又名達生散)

    白術 陳皮 白芍 木香 陳倉米

    姜水煎。

    膠艾湯治半產下血。

    阿膠 川芎 當歸 艾葉 甘草 白芍 熟地 炮姜

    安榮散治子淋。

    人參 當歸 通草 滑石 麥冬(各二錢) 燈草(五錢) 甘草(五分)

    為末,每服二錢。

    麻子潤腸湯治風結血結。

    麻子 當歸 桃仁 羌活 大黃

    香連丸

    黃連(吳萸湯拌炒) 木香(曬干,研)

    末之,醋糊為丸。

    五苓散

    豬苓 茯苓 白術 澤瀉 肉桂

    加燈心煎。

    四逆湯

    附子 干姜 甘草

    腹痛加白芍。

    理中湯

    白術 人參 干姜 甘草

    鯉魚湯

    當歸(錢半) 白術 白芍(各一錢) 茯苓(錢半) 赤小豆(八分) 木通(八分) 車前(八分)鯉魚(一條)

    七情湯

    肉桂 陳皮 人參 甘草

    二白丸治淋帶。

    鍛石(一兩) 茯苓(二兩)

    為末,用蕎麥面雞子清,調糊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滾湯下。

    化氣湯

    砂仁 香附 廣皮 蘇梗 川芎 枳殼

    胃風湯

    人參 白術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 肉桂

    加粟米百粒。

    清脾飲

    青皮 濃樸 柴胡 黃芩 半夏 茯苓 白術 甘草 草果

    羚羊角散治子癇風痙。

    羚羊角 獨活 棗仁 茄皮 米仁 防風 當歸 杏仁 茯苓 木香 甘草 姜

    四獸飲

    半夏 人參 茯苓 白術 橘紅 烏梅 草果 甘草 生姜

    火龍湯治孕婦心痛,因寒邪犯胃。

    蘄艾(鹽水炒,五錢) 茴香(五錢,炒) 川楝子(五錢,炒)

    上藥為二劑,水煎服。

    黃龍湯治孕婦新產傷寒。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半) 人參(一錢) 甘草(五分)

    姜三片,水煎服。

    防己飲治足脛腫痛。

    防己 木通 檳榔 生地 川芎 白術 蒼術 黃柏 犀角 甘草

    半夏茯苓湯治惡阻嘔吐心煩,惡聞食氣,多臥。

    半夏(一兩二錢) 赤苓 熟地 陳皮 白芍 人參 川芎 桔梗 旋復 甘草

    《千金方》無旋復花,有細辛、蘇葉。上藥共為粗末,姜七片,水煎服。

    驗胎方經水不行,疑似未明者。

    川芎為末,每服一錢試之,艾葉湯調服。覺腹中微痛,則有孕矣。

    《大全方》論半夏動胎不用,仲景用之,取其辛以散結氣,瀉逆氣,故惡阻用之,而非專為痰設也。婁全善治妊娠惡阻,累用半夏,未嘗動胎,而鄭氏專門女科亦嘗用之。經云有故無殞者是也,不必拘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