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查古籍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一對夫婦,有正常性生活,沒有避孕,同居一年,不能懷孕稱為不育癥。
在美國大約每5對夫婦就有一對患不育癥。隨著人們結婚年齡推遲,想要孩子的時間就更晚,不育癥明顯增加。在同居一年而未孕的夫婦中,高達60%的夫婦經(jīng)過治療,甚至沒有治療最終都能夠懷孕。治療能縮短受孕的時間。
年齡較大的婦女,特別是35歲以上的婦女,在絕經(jīng)前治療不育癥的時間已經(jīng)有限,妊娠成功可能性降低。
不育癥的主要原因有:精子、排卵、輸卵管、子宮、子宮頸等問題,以及一些尚未查明的因素。這些問題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對夫婦雙方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
不育癥的原因
原因比例 (%)精子30~40排卵15~20輸卵管25~40子宮頸5原因不明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