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硬膜下膿腫是膿液聚集在腦與腦周圍組織之間(硬膜下),而不是在腦實質內(nèi)。
硬膜下膿腫通常是鼻旁竇感染并發(fā)癥,但也可由耳源性感染引起,或頭腦外傷、手術、肺部感染所致。導致腦膿腫的病原菌均可導致硬膜下膿腫,兩者治療方法也相似。
臨床表現(xiàn)有頭痛、嗜睡、抽搐和其他腦部受損體征。癥狀可在幾天內(nèi)逐漸發(fā)展,若不治療可迅速發(fā)展,患者出現(xiàn)意識完全喪失甚至死亡。CT和MRI可確診硬膜下膿腫,但腰穿則沒有診斷價值,并且可能引起危險。小孩可通過前囟穿刺抽取膿液,降低壓力和明確診斷。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硬膜下膿腫是膿液聚集在腦與腦周圍組織之間(硬膜下),而不是在腦實質內(nèi)。
硬膜下膿腫通常是鼻旁竇感染并發(fā)癥,但也可由耳源性感染引起,或頭腦外傷、手術、肺部感染所致。導致腦膿腫的病原菌均可導致硬膜下膿腫,兩者治療方法也相似。
臨床表現(xiàn)有頭痛、嗜睡、抽搐和其他腦部受損體征。癥狀可在幾天內(nèi)逐漸發(fā)展,若不治療可迅速發(fā)展,患者出現(xiàn)意識完全喪失甚至死亡。CT和MRI可確診硬膜下膿腫,但腰穿則沒有診斷價值,并且可能引起危險。小孩可通過前囟穿刺抽取膿液,降低壓力和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