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無毒.主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jīng)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蜜草,一名生河西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術(shù)、干漆、苦參為之使,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本經(jīng)》原文∶甘草,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chuàng),解毒.久服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