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語出《素問.痹論》。凡是指以血脈癥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現(xiàn)為有不規(guī)則的發(fā)熱,肌膚有灼熱感、疼痛、皮府或見紅斑,多因血虛,以寒濕邪留滯血脈所致。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語出《素問.痹論》。凡是指以血脈癥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現(xiàn)為有不規(guī)則的發(fā)熱,肌膚有灼熱感、疼痛、皮府或見紅斑,多因血虛,以寒濕邪留滯血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