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是治療陰虛而肝陽上升(上亢)的方法。肝陽上升,出現(xiàn)頭痛眩暈,耳鳴耳聾,肢體麻木或震顫等癥??捎蒙迪?、生龍骨、生石決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質重鎮(zhèn)墜的藥物,以收斂虛陽,稱為“潛陽”。潛陽法常與平肝滋陰等法同用。參見“滋陰平肝潛陽”條。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⒅芯碚撾s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⒅芯碚撾s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容包括內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是治療陰虛而肝陽上升(上亢)的方法。肝陽上升,出現(xiàn)頭痛眩暈,耳鳴耳聾,肢體麻木或震顫等癥??捎蒙迪?、生龍骨、生石決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質重鎮(zhèn)墜的藥物,以收斂虛陽,稱為“潛陽”。潛陽法常與平肝滋陰等法同用。參見“滋陰平肝潛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