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雷公炮制藥性解》 冬葵子

    味甘,性寒無毒,入小腸膀胱二經(jīng)。主滑胎產(chǎn),利小便,療熱淋,逆生者得之即順,胎死者得之即下,能通乳汁,堪潰癰疽。

    按∶冬葵子性最滑利,能宣積壅,宜入手足太陽,以為催生之劑,然不可預服,恐胞未轉(zhuǎn)而先催,空涸其水,反艱其產(chǎn)耳。癰疽者,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乳閉者,亦凝滯之所致也,得冬葵以導之,而不瘳者鮮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