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酸,性微寒無毒,入心脾二經(jīng)。主消胸中之癖滿,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除腹脹,消宿食,定喘咳,下氣逆。麩炒用。
按∶枳實(shí),即枳殼之小者,苦宜于心,脾者心之子也,故并入之。其性猛烈,有沖墻倒壁之功,氣弱者忌之??记嗥り惼ね环N,枳殼枳實(shí)同一種,但采有遲早,分老嫩而名也。
四者主治,咸以導(dǎo)滯為功,然嫩者性酷治下,老者性緩治高之別爾。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nèi)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苦酸,性微寒無毒,入心脾二經(jīng)。主消胸中之癖滿,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除腹脹,消宿食,定喘咳,下氣逆。麩炒用。
按∶枳實(shí),即枳殼之小者,苦宜于心,脾者心之子也,故并入之。其性猛烈,有沖墻倒壁之功,氣弱者忌之??记嗥り惼ね环N,枳殼枳實(shí)同一種,但采有遲早,分老嫩而名也。
四者主治,咸以導(dǎo)滯為功,然嫩者性酷治下,老者性緩治高之別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