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附方

    作者: 林佩琴

    〔平肝〕左金丸見一卷火。

    〔平肝〕戊己湯見本卷飲食。

    〔胃寒〕吳茱萸湯吳萸 人參 姜 棗

    〔行滯〕香砂六君子湯六君子加 木香 砂仁

    〔鎮(zhèn)逆〕旋復(fù)代赭湯人參 甘草 旋復(fù)花 代赭石 半夏姜棗

    〔除痰〕二陳湯見一卷中風(fēng)。

    〔扶陽〕理中湯見一卷濕。

    〔祛風(fēng)〕真武湯見二卷喘。

    〔消痞〕生姜瀉心湯見本卷飲食。

    〔液虛〕大半夏湯半夏 人參 白蜜

    〔行水〕小半夏湯半夏 姜

    〔化痰〕溫膽湯見一卷溫。

    〔伏蛔〕理中安蛔湯參(三錢) 術(shù) 苓 姜(各一錢半) 川椒(炒,十四粒) 烏梅(三個(gè))

    不用甘草,忌甜。

    〔蛔厥〕烏梅丸烏梅 細(xì)辛 附子 桂枝 人參 黃柏 當(dāng)歸 川椒 干姜 黃連

    〔伏蛔〕安胃丸烏梅 川椒 川附 桂枝 干姜 黃柏 黃連 川楝子 廣皮 青皮 白芍 人參

    〔止嘔〕半夏瀉心湯見一卷溫。

    〔暴吐〕生姜橘皮湯橘皮 姜

    〔嘔吐〕橘皮半夏湯橘皮 半夏 姜

    〔暴吐〕枳桔湯枳 桔 陳 樸 木香

    〔反胃〕金花丸生南星 生半夏(各一兩) 天麻(五錢) 雄黃(二錢) 白面(三兩) 滴水為丸,姜湯下。

    〔去積〕紫沉丸杏 蔻 陳 夏 砂仁 烏梅 丁香 檳榔 沉香 木香 巴霜 醋糊丸。

    〔通閉〕半夏生姜大黃湯夏 姜 大黃

    〔泄飲〕豬苓湯豬苓 赤苓 白術(shù)

    〔吐厥〕橘皮湯橘皮 生姜

    〔散逆〕橘皮竹茹湯橘皮 竹茹 加姜汁 人參 甘草 大棗

    〔逐寒〕半夏干姜湯半夏 干姜 漿水煎。

    〔溫胃〕紅豆丸丁香 胡椒 砂仁 紅豆(各二十一粒) 姜汁糊丸,以大棗一枚去核,填入一丸,煨熟嚼之。

    〔脾郁〕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漏氣〕麥冬湯麥冬 參 術(shù) 陳 苓 竹茹 甘草 蘆根 玉竹 陳米 姜

    〔走哺〕人參湯人參 黃芩 知母 玉竹 蘆根 竹茹 白術(shù) 梔子 陳皮 石膏

    〔鎮(zhèn)墜〕靈砂丹見二卷喘。

    〔鎮(zhèn)逆〕養(yǎng)正丹硝石 硫黃(各一兩) 研末,入瓷器內(nèi)微火炒,再研,次用水飛。元精石(一兩)

    五靈脂 青皮 陳皮(各二兩) 醋糊丸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一名來復(fù)丹,又名黑錫丹。

    〔胃虛〕比和飲四君子湯加 陳皮 砂仁 藿香 神曲 陳米 伏龍肝 姜 棗

    〔止吐〕藿香安胃散橘皮 人參 丁香 藿香(各二錢五分)

    〔清胃〕竹葉石膏湯見一卷傷風(fēng)。

    〔劫飲〕二術(shù)二陳湯見二卷痰飲。

    〔和脾〕溫胃飲見一卷中風(fēng)。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