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經(jīng)》 十三

    作者: 張介賓

    任脈為病。男子內(nèi)結(jié)七疝。督脈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

    (見經(jīng)絡(luò)類二十七。)

    邪客于足厥陰之絡(luò),令人卒疝暴痛。

    (針刺三十。)

    肝所生病,為狐疝。

    (疾病十。)

    足厥陰病,丈夫 疝,婦人少腹腫。

    (疾病十。)

    厥陰所謂 疝,婦人少腹腫也。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 癃疝也。

    (疾病十一。)

    足厥陰,氣逆則睪腫卒疝。

    (經(jīng)絡(luò)五。)

    三陽為病發(fā)寒熱,其傳為 疝,

    (疾病六。)

    足陽明之筋病, 疝腹筋急。

    (疾病六十九。)

    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疾病二十九。)

    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

    (藏象二十八。)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

    (針刺四十七。)

    寸口脈沉而弱,疝瘕少腹痛。脈急者,疝瘕少腹痛。

    (脈色十六。)

    診得心脈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dāng)有形也。

    (脈色二十。)

    心脈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肝脈滑甚為 疝。脾脈微大為疝氣,滑甚為 癃,澀甚為腸 ,微澀為內(nèi) ,多下膿血。腎脈滑甚為癃 。

    (脈色十九。)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

    (脈色三十四。)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三陰急為疝。

    (脈色二十四。)

    陽明司天,丈夫 疝,婦人少腹痛。

    (運(yùn)氣二十五。)

    陽明之勝,外發(fā) 疝。

    (運(yùn)氣二十七。)

    太陰在泉,主勝甚則為疝,

    (運(yùn)氣三十。)

    歲太陽在泉,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痛。

    (運(yùn)氣二十五。)

    太陽之復(fù),少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

    (運(yùn)氣二十八。)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于脊。

    (針刺四十七。)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后。

    (針刺二十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