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野玉蘭花
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山玉蘭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gnoli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收摘,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2800m的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常綠喬木,高達12m。樹皮灰綠色或灰黑色,常開裂。小枝暗綠色,被淡黃褐色平伏柔毛,具明顯的圓點狀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5-7cm;托葉痕幾達葉柄頂端。葉革質(zhì),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7-32cm,寬10-17cm,先端圓鈍,稀微凹,基部寬圓形,有時微心形,上面初被卷曲長毛,下面幼時密被長絨毛,后僅脈上有毛,側(cè)脈11-16對,網(wǎng)脈較密。花單生,大而芳香,乳白色,直徑15-20cm;花被通常9,外輪3片,淡綠色,向外反卷,內(nèi)兩輪倒卵狀匙形;雄蕊多數(shù)、長1.8-2.5cm,藥隔伸出成三角狀短尖;雌蕊群卵圓形,長10-15cm。小蓇葖果窄橢圓形,先端有喙外彎?;ㄆ?-6月,果期8-10月。
苦;辛;性寒
清熱;止咳;利尿。主肺炎;支氣管炎;鼻炎;泌尿道炎癥
內(nèi)服:煎湯,9-15g。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野玉蘭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山玉蘭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gnoli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收摘,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2800m的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達12m。樹皮灰綠色或灰黑色,常開裂。小枝暗綠色,被淡黃褐色平伏柔毛,具明顯的圓點狀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5-7cm;托葉痕幾達葉柄頂端。葉革質(zhì),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7-32cm,寬10-17cm,先端圓鈍,稀微凹,基部寬圓形,有時微心形,上面初被卷曲長毛,下面幼時密被長絨毛,后僅脈上有毛,側(cè)脈11-16對,網(wǎng)脈較密。花單生,大而芳香,乳白色,直徑15-20cm;花被通常9,外輪3片,淡綠色,向外反卷,內(nèi)兩輪倒卵狀匙形;雄蕊多數(shù)、長1.8-2.5cm,藥隔伸出成三角狀短尖;雌蕊群卵圓形,長10-15cm。小蓇葖果窄橢圓形,先端有喙外彎?;ㄆ?-6月,果期8-10月。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利尿。主肺炎;支氣管炎;鼻炎;泌尿道炎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