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柳洲醫(yī)話》 附方

    (續(xù)名醫(yī)類案簡妙愈病之方附采于下)癉瘧,青蔗汁任飲之,并治蛔動痞痛。

    久瘧不愈,以棗一枚,安病患口上。咒曰∶我從東方來,路逢一池水,水內一尊龍,九頭十八尾。問他吃甚么,專吃瘧疾鬼。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咒三遍,將棗納入口中,令嚼食之即瘥。(「雄按」此即上古祝由之意,必邪已漸衰,始能有效。)又何首烏五錢,陳皮二錢,青皮三錢,酒一碗,河水一碗,煎至一碗,溫服即愈。

    又石首魚恣啖可愈。「雄按」邪未衰者忌之。

    血痢久不瘳,烏梅肉、胡黃連、伏龍肝等分為末,茶調下。

    五色痢久不瘳,大熟栝蔞一個,存性出火毒,為末作一服,溫酒下。

    熱毒下痢膿血,痛不可忍,水浸甜瓜恣啖之。

    噤口痢,牛乳頻灌之。

    傳尸勞,宜先服玉樞丹,繼以蘇合丸,其蟲即下。

    吐血用水澄蚌粉研細,入朱砂少許,米飲調下二錢。

    衄血,用赤金打一戒指,帶左手無名指上,如發(fā)病,將戒指捏緊箍住,則血止矣?;蛞运忤茽€,貼涌泉穴。

    又真麻油紙捻鼻中,打嚏即止,或以人乳擠入即止。

    又用燈盞數(shù)枚,沸湯中煮熱安頂上,冷即易之。

    牙衄,用苦竹茹四兩,醋煮含漱,吐之。

    舌衄,赤小豆一升杵碎,水三碗和搗取汁,每服一盞,外以槐花末糝之。

    筋骨疼,如夾板狀,痛不可忍者,以驢騾修下蹄甲,砂鍋內炒為炭,研細末,酒或白湯下?!感郯础勾朔讲⒅委従貌挥?,麻油調敷之。瘡濕者糝之。

    醋哮,用粉甘草二兩,去皮研開,以豬膽六七枚取汁,浸三日,炙干為末,蜜丸,清茶下三四十丸。

    怒后呃忒,用鐵二斤燒紅,淬水飲之。

    痰喘久不痊,五味子、白礬等分為末,熟豬肺蘸末細嚼,白湯下。

    偏頭風,南星、半夏、白芷等分為末,生姜、蔥白杵爛,和捏為餅,貼太陽上,一夕良已。

    頭疼如劈,目中溜火,酒制大黃為末,茶調服三錢。

    偏頭風,蓖麻仁同乳香、食鹽搗貼。

    頭風畏冷久不愈,麥面二升,水調作二餅,更互合頭上,微汗即愈。

    拳毛倒睫,木鱉子一個,去殼為末,棉裹塞鼻中,左目塞右,右目塞左,一二夜即痊。

    爛弦風眼,黃連、淡竹葉各一兩,柏樹皮干者一兩,如半濕者用二兩,咀,水二斗,煎五合稍冷,用滴目及洗爛處,日三四。

    鼻,瓜蒂、細辛等分細研,以棉包豆許塞之,化水而消。或以瓜蒂研末,羊脂和敷亦妙。

    胃火鼻赤,每晨以鹽擦齒,噙水漱口,旋吐掌中,掬以洗鼻,月余而愈。

    鼻流臭黃水,腦痛如蟲嚙,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尺許,燒存性研細,酒調下。

    食物從鼻中縮入腦中,介介痛不得出,以羊脂如指頭大,內鼻中吸入,須臾脂消,物隨出。

    齒腫痛,用黑豆以酒煮汁,漱之立愈。

    蛀牙疼,川椒為末,巴豆一粒,同研成膏,飯為丸,如綠豆大,以棉裹安蛀孔內立效。

    脫,以酒飲之令醉,取皂角末吹入鼻中,嚏透即止。

    咽喉壅塞,吹皂角末于鼻中取嚏,外以李樹近根磨水涂喉外。

    急喉痹,口開不得者,巴豆仁拍碎,棉裹隨左右塞鼻中,即吐出惡物,喉寬即拔去之,后鼻中生小瘡,亦無害。

    喉痛危困,令人以手用力揪其頂心發(fā)即愈。無發(fā)者,用力撮其頂心皮。

    心腹久痛,梔子炭一兩,生姜五片,煎服。

    鶴膝風、乳香、沒藥各一錢五分,地骨皮三錢,無名異五錢,麝香一分,各為末,車前草搗汁,入老酒少許,和敷患處。

    香港腳,袋盛赤小豆,朝夕踐踏展轉之,漸愈。

    又樟腦排兩股間,以腳繃系定。

    香港腳上攻,及一切腫毒流注,以甘遂研細末,水調敷患處,另濃煎甘草湯服之,二物相反,須二人各處買,并不可安放一所,用之立效。

    諸疝,以灰布門檻上,脫褲坐之,陰囊著灰,即有一印。左患灸左印,右患灸右印,須避四眼,五月五日灸尤效。

    風顛神方,烏犀角四兩銼末,每用一兩,清水十碗,砂鍋內煎至一碗,濾凈,再加水十碗,熬至二酒杯,另以淡竹葉四兩,水六碗,煎二碗去渣,加犀角汁同服,盡四劑即愈。

    稻芒著喉,鵝涎灌之。

    誤吞銅錢,面筋置新瓦作炭,研細,開水調溫服,未下咽者,即從口出,已下咽者從大便出,神效。未下咽者,以生大蒜塞鼻中亦能出,尤簡便。

    誤吞鐵針,乳香、荔枝、樸硝為末,豬脂入鹽和之,吞服。

    防蠱毒,須袖中常帶當歸,遇飲食訖,即咀嚼少許。若有毒,實時嘔吐。又法,食不輟醋,蠱不入肚。

    解蠱毒,敗鼓皮燒灰,服方寸匕,須臾自吐。

    又生甘草五錢煎汁,半溫飲之,入咽即吐,恐未盡再一服。

    又馬兜鈴藤十兩,水一斗,酒二升,煮三升,分三服。

    又升麻、郁金煎服,不吐則下,毒自去矣。

    又玉樞丹,井華水調服。

    陰毛生虱,生銀杏杵爛敷之。

    煙火熏死,蘆菔搗汁灌之。

    中砒毒,白扁豆生研細,新汲水下二三錢。

    河豚毒,麻油灌之。

    丹石毒,菜頻煮食之。

    狐媚,以桐油涂陰上,即絕跡,男女皆可用此法。

    邪祟,玉樞丹頻服之,并以燒煙于臥室,即愈。

    鬼交,鹿角末三指一撮,清酒和服。

    飛尸,玉樞丹以忍冬藤煎濃湯灌之。

    走馬牙疳,蠶蛻紙燒存性,入麝少許,蜜和敷,加白礬尤妙。

    小兒好吃粽,成積脹痛。白酒曲同黃連末為丸服,或以熬酒調曲末服亦可。

    又吃鴨蛋不消,用砂仁末錢許,棗湯下。

    小兒口噤不開,豬乳飲之立效。若月內胎驚,同朱砂、牛乳少許抹口中,甚良。

    小兒驚風,導赤散煎湯送瀉青丸,大妙。

    小兒噤口痢,干山藥半生用,半炒黃色,研細末,米飲下。

    腫毒初起,用雞子一枚,以銀簪插一孔,用透明雄黃三錢,研極細末入之,仍以簪攪勻,封孔放飯上蒸熟食之,日三枚神效。

    又方。麥粉(即小粉,乃洗麩造面筋澄下者也)不拘多少,陳醋和之,熬成膏,貼之即愈,陳久者愈佳。

    又方,糯米飯乘熱入鹽并蔥管,杵極爛如膏貼之。

    發(fā)背,玉樞丹內服外涂,即可得瘳。

    翻花瘡,藜蘆末,生豬脂調涂。

    腰疽未破者,新殺牡豬肝,切如瘡大貼之,以布纏定,一周時即愈。肝色變黑,犬亦不食?!感郯础挂磺邪b疽,似亦可用。

    痔瘡,蘆菔煎湯頻洗佳。

    又,玉樞丹服之良,亦治便毒。

    又先以木鱉子煎湯熏洗,后以蔥涎蜂蜜對調勻,敷之立效。

    陰囊潰爛,紫蘇末敷之,杉木灰亦可并用。

    便毒,棉地榆四兩,白酒三碗,煎一碗服,即愈。

    瘡,先以淡齏水洗凈干,次用駐車丸研極細,加乳香少許干糝之。

    又爛搗馬齒莧敷之,并療多年惡瘡,百方不效者。

    又松香一兩,輕粉三錢,乳香五錢,細茶五錢,共打成膏,先以蔥白花椒湯熏洗凈,用布攤膏濃貼,用絹縛定,黃水流盡,腐退生肌。

    耳疔,夏枯草、甘菊、貝母、忍冬、地丁,大劑飲之。

    髭疔,牙關緊急者,用患者耳垢齒垢,并刮手足指甲屑,和勻如豆大,放茶匙內鐙火上炙少頃,取作丸,將銀針挑開疔頭抹入,外以棉紙一層津濕覆之,立愈。兼治紅絲疔。

    諸疔,用陳年露天鐵銹,碾如飛面,以金簪腳挑破疔頭納入,仍將皮蓋好,少頃黑水流出,中有白絲如細線,慢慢抽盡,此疔根也。抽盡立愈?;蛴酶示栈ú⒏~搗汁,以酒下之。

    諸癬,先以溫漿水洗之,舊帛拭干,用蘆薈一兩,炙甘草半兩,研細和勻敷之。凍瘡,黃柏燒存性研,雞蛋清調涂,破者糝之。

    一切惡瘡,陳米飯緊作團,或用肥皂亦可,火存性,加膩粉研細,麻油調敷。

    坐板瘡,松香五錢,雄黃一錢,研細和勻,以棉紙包捻成條,臘月豬油浸透,點火燒著,取滴下油搽之立效,如濕癢者,加蒼術末三錢同包。

    下疳,生槐蕊,開水送三錢,日三服。

    又小薊、地骨皮每五兩,煎濃湯洗凈,(鮮者更妙,久浸即瘥)再以黃芩、黃柏、宮粉、珍珠、冰片,研末敷之。

    梅瘡,干荷葉濃煎代茶飲,甚效。又松香、鉛粉研末,麻油調涂。

    打撲損傷腫痛,生姜自然汁、米醋牛皮膠、同熬溶,入馬勃末不拘多少,攪勻如膏。以薄紙攤貼患處即效。

    杖不知痛,三七、無名異、地龍共搗,白蠟為丸,酒服,或以白蠟一兩,蟲一枚,酒服亦妙。

    杖丹,水蛭為末,和樸硝少許,水調敷之。

    被笞身無完膚者,骨碎補爛研取汁,酒調或煎服,渣敷患處。

    箭鏃炮子入肉,干莧菜研末,沙糖調涂。

    金瘡,黃牛膽存性,研細敷之。

    湯火傷,松樹皮(自剝落而薄者更良)陰干研細,入輕粉少許,生油調敷,如敷不住,紗絹縛之。

    或用地榆末糝。

    又夏枯草研細,麻油調,濃敷之。

    竹木刺,烏羊屎搗爛,水調濃罨之,即出。

    蜂螫,蚯蚓屎涂之。

    犬咬,梔子研末,蘆菔汁調敷,犬咬者,服玉真散(玉真散即防風、天南星等分研末。)并治金刃傷,打撲跌墜,及破傷風皆效。

    疔疽發(fā)背,瘰惡瘡,及毒蛇犬傷,并宜以艾灸之?!感郯础剐祆`胎云,癰疽陽毒,及生頭面者,皆不可灸。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