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胖頭魚頭1個(帶一段魚肉約500克),天麻6克,肥肉50克,凈冬筍30克,熟火腿30克,水發(fā)口蘑30克,凈油菜心3棵,奶湯1500克,香菜段10克,蔥絲15克,蔥姜油30克,精鹽3克,料酒10克,味精3克,米醋10克,姜塊10克,胡椒粉少許。
制作方法:天麻用水刷凈,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得于麻酒液20克,浸泡后的天麻片留用。將魚頭去鰓洗凈,放入七成熱油中稍炸,立即倒入漏勺內濾去油,肥肉、冬筍、火腿切成片。鍋中放入蔥姜油,燒熱,投入姜稍炸,放入肥肉片煸炒,烹入料酒、米醋,再加入奶湯、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口味,燒開倒入砂鍋內,把魚頭(嘴朝上)、冬筍片、火腿片和口蘑片都放入場內,湯開撇去浮沫,加入天麻酒液,蓋上蓋,用小火燉30分鐘。再加入油菜心、天麻片,揀出姜片,約燉5分鐘,端下鍋,撒上蔥絲和香菜段即成。
效用說明:對肝風眩暈、神經性偏頭痛、肢體麻木、高血壓病及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癥,均有一定輔助食療作用。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是在中醫(yī)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尤海燕老師主講,國訊醫(yī)藥網絡科技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制作而成。 整個課程包括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部分,上篇主要為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的基礎理論,共四章;后篇主要講述各種飲食的臨床應用,分為十二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胖頭魚頭1個(帶一段魚肉約500克),天麻6克,肥肉50克,凈冬筍30克,熟火腿30克,水發(fā)口蘑30克,凈油菜心3棵,奶湯1500克,香菜段10克,蔥絲15克,蔥姜油30克,精鹽3克,料酒10克,味精3克,米醋10克,姜塊10克,胡椒粉少許。
制作方法:天麻用水刷凈,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得于麻酒液20克,浸泡后的天麻片留用。將魚頭去鰓洗凈,放入七成熱油中稍炸,立即倒入漏勺內濾去油,肥肉、冬筍、火腿切成片。鍋中放入蔥姜油,燒熱,投入姜稍炸,放入肥肉片煸炒,烹入料酒、米醋,再加入奶湯、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口味,燒開倒入砂鍋內,把魚頭(嘴朝上)、冬筍片、火腿片和口蘑片都放入場內,湯開撇去浮沫,加入天麻酒液,蓋上蓋,用小火燉30分鐘。再加入油菜心、天麻片,揀出姜片,約燉5分鐘,端下鍋,撒上蔥絲和香菜段即成。
效用說明:對肝風眩暈、神經性偏頭痛、肢體麻木、高血壓病及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癥,均有一定輔助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