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驗方》 治牙齒病方

    作者: 洪氏

    治齒痛方。

    雞屎白燒灰末,以綿裹,置齒痛上咬咋之,瘥。(《外臺》卷二十二)

    又方

    芎 細辛 防風 礬石(燒令汁盡) 附子(炮) 藜蘆 莽草

    上七味,等分,搗篩為末,以綿裹彈丸大,酒漬燙所患處,含之勿咽汁。(《外臺》卷二十

    又方

    獨活(三分) 黃芩 芎 當歸 蓽茇(各二兩) 丁香(一兩)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微微含漱良久,吐卻更含。(《外臺》卷二十二)

    又方

    含白馬尿,隨左右含之,不三、五口瘥。(《外臺》卷二十二)

    又方

    胡麻五升,水一斗,煮取五升,含漱吐之。莖葉皆可用之,神良,不過二劑,腫痛即愈。

    (《證類本草》卷二十四)

    治牙齒疼痛方。

    取枯竹,燒竹一頭,以注錢上,得汁,多著齒上,即瘥。(《外臺》卷二十二)

    治齲齒方。

    取松脂銳如錐,注齲孔內,須臾齲蟲緣松脂出。(《外臺》卷二十二)

    又方

    煮雞舌香汁含之,瘥。(《外臺》卷二十二)

    治風齒疼腫悶方。

    莽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五升,煎取三升,含漱之,勿咽汁。(《外臺》卷二十二)

    又方

    椒(二十粒) 枳根皮 莽草 細辛 菖蒲 牛膝(各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細細含之,以瘥為度,未瘥,更作取瘥。(《外臺》卷二十二)

    治齒楚痛方。

    生地黃 桂心

    上二味合,以含嚼,咽汁無妨。(《外臺》卷二十二)

    消齒壅法。

    樸硝為末,敷之,消。(《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二)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