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驗(yàn)方》 治婦人乳癰方

    作者: 洪氏

    治乳癰方。

    大黃(二兩) 莽草(二分) 伏龍肝(十二分) 干姜(二分)

    上四味,搗末,以酢和涂乳上,即效止。一方生姜極驗(yàn),可用也。(《外臺》卷三十四)

    又方

    取鹿角下篩散,以豬頷下清汁服方寸匕,不過再服,亦以醋漿服之良。(《外臺》卷三十四)

    治乳癰,四物膠薄貼方。

    膠(炙) 大黃 莽草 細(xì)辛

    上各等分,搗末,以雞子白和涂紙上,貼腫,頻易,晝夜貼之,割紙穿如錢大,出腫頭。

    (《外臺》卷三十四)

    治乳癰,三物桂心貼方。

    桂心(三分) 烏頭(二分) 甘草(二分)

    上搗散,以苦酒和,涂腫上,以小紙覆濡其上,將乳居其中,以干布置乳下,須臾布當(dāng)濡,有膿水也佳。(《外臺》卷三十四)

    乳癰二、三百日,眾治不瘥,但堅(jiān)紫色方。

    柳根削上皮,搗熬令溫,盛囊熨乳上,一宿則愈。(《醫(yī)心方》卷二十一)

    治乳癰方。

    大黃 鼠糞(濕者) 黃連(各一分)

    上二物,為末,鼠矢更搗,以黍米粥清和,敷乳四邊,痛即止愈。無黍米用粳米并得。

    (《肘后方》卷五)

    又方

    牛、馬矢敷,并佳,此并消去。(《肘后方》卷五)

    治婦女乳癰妒腫方。

    取研米槌煮令沸,絮中覆乳,以熨上,當(dāng)用二枚,牙熨之,數(shù)十回止。(《肘后方》卷五)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