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集驗(yàn)方》 治胸腹脹滿方

    作者: 洪氏

    治胸滿有氣,心腹脹,中冷,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桂心(四兩) 生姜(八兩切)

    上三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絞去滓,適寒溫,飲七合。忌羊肉、餳,生蔥等。

    (《

    治久寒胸脅逆滿不能食,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一兩) 生姜(八兩) 小麥(一升) 甘草(一兩) 桂心(一兩) 半夏(

    凡八物, 咀,以清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絞去滓,適寒溫飲一升,日三。(《醫(yī)心

    治腹中寒氣脹,雷鳴切痛,胸脅逆滿,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一兩炙)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干姜(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米取熟,去米內(nèi)藥,煮取三升,絞去滓,適寒溫,飲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豬、羊肉、餳。(《外臺(tái)》卷七)

    半夏茯苓湯,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煩,或水鳴多唾,口清水自出,脅肋急

    半夏(五兩洗) 生姜(五兩) 茯苓(三兩) 旋復(fù)花(一兩) 陳橘皮 人參 桔梗芍藥 甘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欲得利者加大黃;須微調(diào)者用干地黃;病有先時(shí)喜水下者加白術(shù)三兩,除旋復(fù)花;若大便不調(diào),宜加大黃及干地黃,并用三兩。忌羊肉、餳、酢物、生蔥、豬肉、海藻、菘菜。(《外臺(tái)》卷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