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一首 脈證一條 方四首)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月端 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目閏 目閏 者,藜蘆甘草湯主之。
藜蘆甘草湯方(未見)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雞屎白散方
雞屎白
右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兩
右二味,為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紫x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fā)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甘草粉蜜湯方
甘草二兩 粉一兩 蜜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差即止。
蛔厥者,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棕收撸瑸趺吠柚髦?。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干姜十兩 黃連一斤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 川椒四兩(去汗)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是在中醫(yī)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本課程主要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尤海燕老師主講,國訊醫(yī)藥網絡科技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制作而成。 整個課程包括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部分,上篇主要為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的基礎理論,共四章;后篇主要講述各種飲食的臨床應用,分為十二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一首 脈證一條 方四首)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月端 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目閏 目閏 者,藜蘆甘草湯主之。
藜蘆甘草湯方(未見)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雞屎白散方
雞屎白
右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兩
右二味,為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紫x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fā)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甘草粉蜜湯方
甘草二兩 粉一兩 蜜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差即止。
蛔厥者,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棕收撸瑸趺吠柚髦?。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干姜十兩 黃連一斤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 川椒四兩(去汗)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