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冷嗽者,身受寒氣,口飲寒漿得之。蓋肺主氣,外合皮毛,而其經(jīng)內(nèi)循胃口,故外內(nèi)得寒,皆能傷之。經(jīng)云∶形寒飲冷,外內(nèi)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是也。其癥呼吸不利,嘔吐冷沫,胸中急痛,惡寒聲嘶,得溫則減,得寒益甚。
仲景小青龍湯散外寒,蠲內(nèi)飲。
麻黃 芍藥 干姜 炙甘草 細辛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升半)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散寒蠲飲之神劑。東垣云∶肺寒氣逆,則宜五味子同干姜治之。有痰者以半夏為佐。
按∶
《金匱》濃樸麻黃湯,加濃樸、石膏、杏仁、小麥,減桂枝、芍藥?!妒犯山獪幼陷?、杏仁、減芍藥、細辛、半夏?!锻馀_》羊肺湯,加款冬、紫菀、白前,食茱萸,減麻黃、芍藥、半夏?!兑缀啞沸尤蕼尤藚?、茯苓、杏仁,去麻黃。其干姜、五味、甘草則四方如一轍也。蓋本一青龍而各有裁制耳。
加減麻黃湯
麻黃(去節(jié),一兩) 桂枝 炙甘草(各半兩) 陳皮 半夏(各七錢)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微妙另研)
上細銼,每三錢,紫蘇七葉,生姜四片,煎服。
三拗湯
麻黃 杏仁 甘草(炙,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錢,生姜三片,煎服微汗愈。深師有細辛?!锻馀_》加桂枝,名小投杯湯。《和劑》加蘇子、茯苓、桑皮,名華蓋散。
《圣濟》飴糖煎
飴糖 干姜(炒,一兩半) 豉(炒,二兩)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上分二劑,煎去滓,入飴糖,干姜末服。
按∶咳嗽經(jīng)年不愈,余無他癥,服藥無效者,得三拗湯恒愈。多用清涼,屢發(fā)屢甚,別無熱癥者,得飴糖煎遂瘥。不可不知也?!毒址健酚诼辄S、杏仁、甘草中,加阿膠、貝母、桑葉、知母、款冬、半夏,蓋雜清潤于辛溫之內(nèi),凡陰虛邪伏者,服之最宜,名款冬花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冷嗽者,身受寒氣,口飲寒漿得之。蓋肺主氣,外合皮毛,而其經(jīng)內(nèi)循胃口,故外內(nèi)得寒,皆能傷之。經(jīng)云∶形寒飲冷,外內(nèi)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是也。其癥呼吸不利,嘔吐冷沫,胸中急痛,惡寒聲嘶,得溫則減,得寒益甚。
仲景小青龍湯散外寒,蠲內(nèi)飲。
麻黃 芍藥 干姜 炙甘草 細辛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升半)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散寒蠲飲之神劑。東垣云∶肺寒氣逆,則宜五味子同干姜治之。有痰者以半夏為佐。
按∶
《金匱》濃樸麻黃湯,加濃樸、石膏、杏仁、小麥,減桂枝、芍藥?!妒犯山獪幼陷?、杏仁、減芍藥、細辛、半夏?!锻馀_》羊肺湯,加款冬、紫菀、白前,食茱萸,減麻黃、芍藥、半夏?!兑缀啞沸尤蕼尤藚?、茯苓、杏仁,去麻黃。其干姜、五味、甘草則四方如一轍也。蓋本一青龍而各有裁制耳。
加減麻黃湯
麻黃(去節(jié),一兩) 桂枝 炙甘草(各半兩) 陳皮 半夏(各七錢)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微妙另研)
上細銼,每三錢,紫蘇七葉,生姜四片,煎服。
三拗湯
麻黃 杏仁 甘草(炙,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錢,生姜三片,煎服微汗愈。深師有細辛?!锻馀_》加桂枝,名小投杯湯。《和劑》加蘇子、茯苓、桑皮,名華蓋散。
《圣濟》飴糖煎
飴糖 干姜(炒,一兩半) 豉(炒,二兩)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上分二劑,煎去滓,入飴糖,干姜末服。
按∶咳嗽經(jīng)年不愈,余無他癥,服藥無效者,得三拗湯恒愈。多用清涼,屢發(fā)屢甚,別無熱癥者,得飴糖煎遂瘥。不可不知也?!毒址健酚诼辄S、杏仁、甘草中,加阿膠、貝母、桑葉、知母、款冬、半夏,蓋雜清潤于辛溫之內(nèi),凡陰虛邪伏者,服之最宜,名款冬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