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懸解》 退五臟虛熱四時(shí)加減柴胡飲子方

    柴胡 白術(shù)各八分大腹檳榔四枚,皮不用陳皮 生姜各五分桔梗七分

    以上冬三月,柴胡稍多。

    柴胡 陳皮 大腹檳榔 生姜 桔梗 枳實(shí)

    以上春三月,比冬減白術(shù),加枳實(shí)。

    柴胡 白術(shù) 陳皮 大腹檳榔 生姜 桔梗 枳實(shí) 甘草

    以上夏三月,比春多甘草,仍用白術(shù)。

    柴胡 白術(shù) 大腹檳榔 陳皮 生姜 桔梗

    以上秋三月,與冬同,陳皮稍多。

    上各(口父)咀,分為三貼,一貼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jìn)一服。如四體壅,添甘草少許,每貼分作三小貼,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溫服,再合滓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