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由乳母食酒、面、煎炙、熱毒,與夫烘衣兒穿?;虬l(fā)于手足,或發(fā)于頭面胸背,令兒躁悶,腹脹如火,痛不可言,入腹者死。周內(nèi)不可頻浴,濕熱之氣郁蒸不散而成。或片片如胭脂涂染,腫而壯熱,急用蜞針法得生。姑以法附后,極危篤始用,萬不可輕施。
主方
防風(fēng)荊芥牛蒡子犀角(另磨)梔子木通黃芩連翹玄參(各等分)甘草(減半)上加竹葉,水煎,空心服。熱極加大黃(少緩去之),加麥冬、天粉。
敷方
大黃末二錢,綠豆粉、姜汁、薄荷汁,蜜調(diào),涂患處。
又方滑石、寒水石(等分)為末,水調(diào)涂?;蛴么簏S(一錢),土硝(五分),敷。
蜞針法
先用濕紙搭毒上,看腫處一點(diǎn)先干即是正頂。以大筆管一個(gè),安于頂上,以水蜞一條于管中,頻以冷水灌之,吮其膿血,其毒自散。如毒甚,可再用。若不去,十無一生。
血出不止∶藕節(jié)泥涂之。又以瓷器打碎,鋒利去惡血亦妙。
又方灶心土研細(xì)末,新汲水調(diào)涂,干再敷。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由乳母食酒、面、煎炙、熱毒,與夫烘衣兒穿?;虬l(fā)于手足,或發(fā)于頭面胸背,令兒躁悶,腹脹如火,痛不可言,入腹者死。周內(nèi)不可頻浴,濕熱之氣郁蒸不散而成。或片片如胭脂涂染,腫而壯熱,急用蜞針法得生。姑以法附后,極危篤始用,萬不可輕施。
主方
防風(fēng)荊芥牛蒡子犀角(另磨)梔子木通黃芩連翹玄參(各等分)甘草(減半)上加竹葉,水煎,空心服。熱極加大黃(少緩去之),加麥冬、天粉。
敷方
大黃末二錢,綠豆粉、姜汁、薄荷汁,蜜調(diào),涂患處。
又方滑石、寒水石(等分)為末,水調(diào)涂?;蛴么簏S(一錢),土硝(五分),敷。
蜞針法
先用濕紙搭毒上,看腫處一點(diǎn)先干即是正頂。以大筆管一個(gè),安于頂上,以水蜞一條于管中,頻以冷水灌之,吮其膿血,其毒自散。如毒甚,可再用。若不去,十無一生。
血出不止∶藕節(jié)泥涂之。又以瓷器打碎,鋒利去惡血亦妙。
又方灶心土研細(xì)末,新汲水調(diào)涂,干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