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蓑衣藤

    拼音注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別名

    小木通(《中國藥植志》)。

    出處

    《中國藥植志》

    來源

    為毛茛種植物小蓑衣藤莖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林下、灌叢中。分布甘肅、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蔓生灌木,高可達5米。莖綠色至褐色,有條紋,一年生枝有密毛,旋即脫落。單數(shù)羽狀復葉對生;葉柄長至7厘米,具條紋及淡褐色毛;小葉5~7片,頂端小葉時有連生者,具柄;小葉片卵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全緣或具2~3闊齒,兩面均具短毛。圓錐狀花序腋生,梗長2~8厘米,有毛,序上有葉戌小葉狀苞片;花兩性,白色;花被4~5片,倒卵形,頂端圓形,微凹,外面密被絨毛,內面較?。恍廴锒鄶?shù),花粉囊短于花絲;雌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花柱有長白毛,柱頭側生。瘦果扁卵形,黑色,無毛,宿存花柱展長,具白色羽狀毛.花期夏、秋季。

    性味

    《陜西中草藥》:"辛,溫。"

    功能主治

    ①《中國藥植志》:"發(fā)表,利小便。"

    ②《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治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4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別名苦葵鴉蔥、羊奶及及、散枝鴉蔥、分枝鴉蔥來源菊科叉枝鴉蔥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鮮植物汁液入藥。生境分布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性味苦,寒。注意根有毒......
  • 《全國中草藥匯編》:叉歧繁縷拼音注音Chā Qí Fán Lǚ來源石竹科叉歧繁縷Stellaria dichotoma L.,以根、全草入藥。生境分布華北、西北、四川。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主治盜汗骨蒸,結核潮熱,久瘧發(fā)熱。用法用......
  • 《中藥大辭典》: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別名莎蘿莽(《種子植物名稱》),一碗泡、公兒草(《廣西藥植名錄》),過山蛇、斬蛇劍(《廣西植物名錄》。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遠志科植物齒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曬干,切段。生境分布生于......
  • 《全國中草藥匯編》: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別名尖葉繡球菊、狹葉繡球菊來源薔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湖北、四川、云......
  • 《中藥大辭典》:吹風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別名水燈盞、細風藤(《廣西藥植名錄》),紅大風藤,紅十八癥、大鉆(《文山中草藥》)。出處《文山中草藥》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冷飯?zhí)俚奶倩蚋?。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