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木通(《中國藥植志》)。
《中國藥植志》
為毛茛種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莖葉。全年可采。
生林下、灌叢中。分布甘肅、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落葉蔓生灌木,高可達5米。莖綠色至褐色,有條紋,一年生枝有密毛,旋即脫落。單數(shù)羽狀復葉對生;葉柄長至7厘米,具條紋及淡褐色毛;小葉5~7片,頂端小葉時有連生者,具柄;小葉片卵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全緣或具2~3闊齒,兩面均具短毛。圓錐狀花序腋生,梗長2~8厘米,有毛,序上有葉戌小葉狀苞片;花兩性,白色;花被4~5片,倒卵形,頂端圓形,微凹,外面密被絨毛,內面較?。恍廴锒鄶?shù),花粉囊短于花絲;雌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花柱有長白毛,柱頭側生。瘦果扁卵形,黑色,無毛,宿存花柱展長,具白色羽狀毛.花期夏、秋季。
《陜西中草藥》:"辛,溫。"
①《中國藥植志》:"發(fā)表,利小便。"
②《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治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
內服:煎湯,3~4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木通(《中國藥植志》)。
出處《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毛茛種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莖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林下、灌叢中。分布甘肅、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落葉蔓生灌木,高可達5米。莖綠色至褐色,有條紋,一年生枝有密毛,旋即脫落。單數(shù)羽狀復葉對生;葉柄長至7厘米,具條紋及淡褐色毛;小葉5~7片,頂端小葉時有連生者,具柄;小葉片卵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全緣或具2~3闊齒,兩面均具短毛。圓錐狀花序腋生,梗長2~8厘米,有毛,序上有葉戌小葉狀苞片;花兩性,白色;花被4~5片,倒卵形,頂端圓形,微凹,外面密被絨毛,內面較?。恍廴锒鄶?shù),花粉囊短于花絲;雌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花柱有長白毛,柱頭側生。瘦果扁卵形,黑色,無毛,宿存花柱展長,具白色羽狀毛.花期夏、秋季。
性味《陜西中草藥》:"辛,溫。"
功能主治①《中國藥植志》:"發(fā)表,利小便。"
②《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治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