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江氏傷科學》 接骨膏

    (第五十七)當歸(酒炒,一兩五錢)羌活(五錢)骨碎補(去皮,五錢)牛膝(酒洗炒,一兩)木香(五錢)仙(一兩五錢)桂枝(一兩)川芎(五錢)川烏(去皮凈,五錢)加皮(酒炒去皮,一兩)杜仲(五錢)北細辛(五錢)防風(五錢,要鮮揀凈)香附(五錢)滴乳香(去油后放,五錢)沒藥(去油后放,五錢)桃丹(后放收膏,二兩五錢)嫩松香(二兩,后放)。以上共藥十八味,外加四葉對三錢,土茯苓三錢,海風藤五錢,將真正菜油數(shù)斤熬滾,將藥十四味先入鍋內(nèi),再將草藥三味,共浸油內(nèi),春天浸五日,夏三、秋七、冬十天,期滿入鍋內(nèi),漫火熬,根浮起濾渣,再入乳香、沒藥、松香三味,又熬數(shù)沸,滴水成珠,再下黃丹收膏矣。退火三日再用。此膏專治骨跌打傷者,皮未破者,將此膏貼之,其骨陸續(xù)如初。

    并一切跌打損傷,貼患處,傷骨自好,其腫自消,散血通氣效驗。

    凡跌打不能言語,人不知打壞何處,急用不滿尺叢樹,連根拔來,洗凈去泥搗汁,量人若干,如飲約一壺者,即用一壺和叢樹內(nèi)攪汁,令傷人飲之,免其血瘀沖心,再請醫(yī)生治療又十直路口,尿桶底磚瓦片,取來炒干,研末亦醫(yī)跌打。

    按江先生,乳名祥,號瑞屏,住婺源北鄉(xiāng)清華街雙河頭,道光庚子年已七旬,善于跌打,此書珍之寶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