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當歸白術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當歸白術湯處方

    白術 茯苓各90克 當歸 黃芩 茵陳各30克 前胡 枳實(麩炒,去瓤)甘草(炙)杏仁(麩炒,去皮,尖)各60克 半夏(湯洗七次)75克

    制法

    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

    主酒疸發(fā)黃,內結飲癖,心下堅滿,肢體沉重,不能飲食,小便赤黃,脈弦而澀。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杏苑》卷六:當歸白術湯處方

    當歸1錢2分,川芎1錢,白術1錢,黃連3分,黃芩4分,木通4分,厚樸2分,白芍藥8分,橘皮5分,熟地黃5分,甘草(生)2分。

    功能主治

    血虛膨脹,腹脹形黑,時或見血,脈澀重似弱。

    用法用量

    水煎熟,空心熱服。

    若產后血虛腹脹,去芩、連,加人參。

    摘錄《杏苑》卷六《三因》卷十:當歸白術湯別名

    當歸茵陳湯

    處方

    白術3兩,茯苓3兩,當歸1兩,黃芩1兩,茵陳1兩,前胡2兩,枳實(麩炒,去瓤)2兩,甘草(炙)2兩,杏仁(麩炒,去皮尖)2兩,半夏(湯洗7次)2兩半。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酒疸發(fā)黃,結飲癖在心胸間,心下縱橫堅滿,骨肉沉重,逆害飲食,小便赤黃,脈弦澀,此由本虛,飲食生冷,與脾胃痰結所致。

    用法用量

    當歸茵陳湯(《杏苑》)?!吨敝浮酚懈鸶?;《東醫(yī)寶鑒·雜病篇》有葛根,無白術。

    摘錄《三因》卷十《活人書》卷十九:當歸白術湯處方

    白術1分,當歸1分,桂枝1分(去皮),附子1分(生,去皮,破8片),生姜半兩,甘草1分(炙),芍藥1分,人參1分,黃耆1分。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婦人病未平復,因有所動,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仁,舉動無力,熱發(fā)者。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永類鈐方》引作“當歸白術散”。

    摘錄《活人書》卷十九
更多中藥材
  • 別名艾葉酒處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許大,凈擇水洗,銼細)。制法煮取濃汁,拌曲末,一如常醞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風癩病,身體面目俱有瘡痍,惡汁自出。用法用量艾葉酒(《圣濟總錄》卷十八)。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八......
  • 處方好醋、艾。制法好醋炆艾。功能主治驗胎。主過月或月數未足,難明是否有孕者。用法用量服半盞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為痛,定無。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處方白艾葉 枳殼(去瓤,取凈)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當歸(洗,焙)赤芍藥 沒藥(別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藥為細末,將艾葉并枳殼用米醋于沙鍋內煮,令枳殼爛,同艾細研為膏,和藥末為丸,如梧......
  • 處方破故紙2錢,五味子1錢半,肉豆蔻(面炮)1錢,吳茱萸7分,炒陳艾2錢,厚附片2錢。功能主治溫中暖臟。主妊娠虛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熱,少腹冷,小便清長,食少,舌淡苔白,脈沉遲。用法用量水煎,食遠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廣皮。摘......
  • 處方香附5兩(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鹽酒浸),蘄艾(醋煮)2兩,當歸2兩,川芎1兩半,白芍1兩半,熟地黃(酒蒸)1兩半,黃芩1兩半,阿膠(酒蒸)1兩,臭椿根皮1兩。制法上為末,搗地黃、阿膠和勻,加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