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胃氣虛寒,不能納谷,嘔吐作痛,桂樸湯主之。
桂樸湯(自制)
肉桂(四分) 濃樸(一錢) 當(dāng)歸(二錢) 茯苓(二錢) 白術(shù)(一錢)丁香(五分) 砂仁(一錢) 白芍(一錢酒炒) 廣皮(一錢) 郁金(二錢)棗(二枚) 姜(三片)
本方取脹門溫中平胃散以白術(shù)易茅術(shù),以肉桂易炮姜,以丁香易生姜,同樣用濃樸、廣皮、砂仁,而去神曲、枳殼、青皮、香櫞、谷芽,加當(dāng)歸、紅棗、白芍、茯苓。彼是消藥多,此則溫藥多,而兼顧血分。祖怡注。
桂丁定痛散
肉桂(五分) 丁香(一錢) 澄茄(一錢五分) 磁石(三錢)
研令極細(xì),分作十二服。又食人乳加燒紅棗乘熱 之。鄉(xiāng)村農(nóng)民,夏秋兩季,勞動口渴,多飲冷水,心腹作痛,諸藥不效。此方溫之以桂、丁、澄茄,戀之以磁石,使藥力不至一過就了,不論男婦老幼可服。(曾孫子婿)徐相任添加并幫助。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diào)經(jīng)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chǎn)、難產(chǎn)、正產(chǎn)、產(chǎn)后等 40 癥,4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胃氣虛寒,不能納谷,嘔吐作痛,桂樸湯主之。
桂樸湯(自制)
肉桂(四分) 濃樸(一錢) 當(dāng)歸(二錢) 茯苓(二錢) 白術(shù)(一錢)丁香(五分) 砂仁(一錢) 白芍(一錢酒炒) 廣皮(一錢) 郁金(二錢)棗(二枚) 姜(三片)
本方取脹門溫中平胃散以白術(shù)易茅術(shù),以肉桂易炮姜,以丁香易生姜,同樣用濃樸、廣皮、砂仁,而去神曲、枳殼、青皮、香櫞、谷芽,加當(dāng)歸、紅棗、白芍、茯苓。彼是消藥多,此則溫藥多,而兼顧血分。祖怡注。
桂丁定痛散
肉桂(五分) 丁香(一錢) 澄茄(一錢五分) 磁石(三錢)
研令極細(xì),分作十二服。又食人乳加燒紅棗乘熱 之。鄉(xiāng)村農(nóng)民,夏秋兩季,勞動口渴,多飲冷水,心腹作痛,諸藥不效。此方溫之以桂、丁、澄茄,戀之以磁石,使藥力不至一過就了,不論男婦老幼可服。(曾孫子婿)徐相任添加并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