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xué)??茖W(xué)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chǔ)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jiǎn)便。重以溫疫險(xiǎn)惡證案,內(nèi)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所論?jiǎn)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xùn),亦詳為記載??晒┡R床醫(yī)師參考運(yùn)用。
(按癥加減)
歸尾 川芎 地黃 白芍 益母草 本(各二錢) 乳香(炙) 沒藥(各二錢五分) 川續(xù)斷(三錢) 蘇木(一錢五分) 白芷(一錢)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頭頂傷加升麻一錢,肉桂二錢。
頭骨沉陷加白芷三錢。
腦門腫痛加茯苓、白術(shù)各二錢。
腦髓出加香附二錢,白附子、蒼耳子、牡蠣各一錢。
面青懶食腹痛加柴胡、茯苓各一錢五分,陳皮八分,升麻、半夏、黃 各一錢。
破處生蛀,加細(xì)辛、青黛、蛇蛻各一錢,蛀即化為黃水滾出。
在腦側(cè)近耳邊寒熱作痛加丹皮一錢,石棗、澤蘭各二錢。
目傷出血不止,用人乳飯內(nèi)蒸過涂之。
如黑睛脫出,用手掌趁熱按進(jìn),將絹緊緊包住,三日不開。外用生地黃搗爛,貼退其血,內(nèi)服主方加木賊草、石決明、菊花各一錢。
目眶傷損, 肉脫出,用杏仁去皮尖嚼細(xì),吐于掌上,趁熱以綿裹筋頭,按 肉上四、五次,送安目?jī)?nèi),再用鮮地膚子汁點(diǎn)之,自愈。如無鮮者,即濃煎熬膏亦可。(注∶ 肉疑有誤)。后以清水調(diào)生半夏末,搽六、七日,眉毛即生。
目傷青腫,水調(diào)生半夏末涂,立愈。
耳傷加磁石一錢。
鼻傷加辛夷二錢、鱉甲三錢。
頰傷加獨(dú)活、細(xì)辛各二錢,唇傷加升麻、秦艽各二錢,牛膝三錢。
舌傷加石膏二錢,升麻三錢,用黃芩片貼舌上含之,以斷其血。
齒傷加獨(dú)活、細(xì)辛、谷精草;血流不止,用燈心緊咬,立止。
左肩傷加青皮二錢。
右肩傷加升麻一錢。
喉項(xiàng)傷加羌活、獨(dú)活、谷精草各一錢。
手傷加桂枝、禹余糧各一錢,姜汁五匙。
胸傷加川貝三錢,柴胡一錢,枳殼二錢。
乳傷加川貝、百合各二錢,漏蘆一錢。
胸腹傷,強(qiáng)言亂語加辰砂、茯神各一錢,遠(yuǎn)志一錢五分,金銀箔十張,復(fù)盆子二錢為引。
吐黃水加木香、木瓜、扁豆、大茴各一錢,大黃二錢,砂仁十四粒。
左脅傷加白芥子一錢,柴胡一錢五分。
右脅傷加白芥子一錢,升麻二錢。
腹傷加大腹皮二錢。
如腹破腸出,加黃 、鹿茸各二錢。其腸將手輕輕按入,不可犯指甲。其傷口用柿餅眾人嚼碎填塞,七日全愈。若不便以手按者,用磁石末、滑石粉各二錢,米飲調(diào)服,其腸自入。如不入,將病患臥席上,四角用人拿定舉搖,其腸自入?;蛞孕←溂鍧鉁?,不令病患知,含 其背,漸漸自入。不令與人相見,并止旁人說話。
腹破脂膜出,用銅刀割去,傷口用竹刀夾住,十日自愈。
腸入后,食羊腎粥十日,不可大飽。若傷口燥裂,以熱雞血涂之。
腹傷倒KT 者,將病患橫臥被上,被四角用人拿定扛懸,一頭提起,一頭放下,彼此下上,令病患左右旋轉(zhuǎn)數(shù)次,其KT 即歸原處矣。
小腹傷加小茴一錢,槐花二錢。
背傷加香附、木香各一錢,羌活一錢五分。
腰傷加木鱉子一個(gè),杜仲、牛蒡子、破故紙、小茴、白芷各一錢,大茴八分,巴戟二錢。
臀傷加白蠟、自然銅各二錢。
腎囊破,睪丸跌出,血筋未斷者,將手輕輕托入。用桑白皮取絲成線,以針縫合其皮,外用生肌散涂之。如睪丸墜地,無血筋相連,取起搗碎,早米飯搗糊為丸,空心黃柏湯送下,傷口仍用上法縫之,三、五日如舊。
寒熱發(fā)搐,切牙唇口牽動(dòng)加天麻、升麻各一錢,柴胡八分。
囊腫痛不愈,飲食少思加人參、白術(shù)、柴胡各一錢。
兩足腿傷加牛膝二錢,木瓜、苡仁、五加皮、檳榔、石斛、蘇梗各一錢。
傷口作癢加干葛一錢,防風(fēng)、荊芥、連翹殼各一錢五分,赤芍二錢。
血出多瘦弱加人參、麥冬各一錢。
煩躁不止加柴胡五分,丹皮一錢。
面黑喘急加人參五分,蘇梗一錢。
膿出、口噤流涎加人參三錢,柴胡、升麻各一錢。
膿出不干加滑石、蒼術(shù)各一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
手足微搐,眉目微動(dòng)加鉤藤、柴胡各一錢。
手撒目閉,汗出如雨加人參一兩,附子五錢。眼開能言,氣不相接加人參、黃 、白術(shù)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