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正常兒童一天的尿量與一天內(nèi)攝入水分的多少有關(guān),嬰兒一天尿量平均400~500毫升,學(xué)齡兒童約800~1000毫升。嬰兒每天尿量少于125毫升,5~6歲的兒童每天尿量少于200毫升時稱為無尿。尿量過少時,體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不能排出體外而積聚在體內(nèi),對生命有危害,需及時治療。
尿的顏色隨飲水量多少而有改變,尿量少時尿色深黃;尿量多時,尿色淡黃;有時剛排出的尿外觀清澈,擱置幾小時后成為米泔水樣,也為正常的尿;這類尿的酸堿度偏于堿性,尿中的無機鹽在堿性的情況下出現(xiàn)沉淀而呈米泔水樣;如果這種尿加酸、加熱后又變?yōu)榍宄骸?/p>
通過觀察尿的顏色可以了解一些全身的疾病。
尿色黃飲水量少時尿色黃,服復(fù)合維生素B或維生素B2、黃連素、呋喃坦丁之類藥物時尿色亦為黃色。疾病方面,如病毒性肝炎或膽道梗阻時尿呈黃色或深黃色。
尿為白色排出的尿若屬乳糜性,要考慮是否有血絲蟲病。
尿為洗肉水色見于尿中有血,如急性腎炎、膀胱炎或泌尿系統(tǒng)有結(jié)石等。
尿為濃茶色當(dāng)尿中的紅細胞破壞后便呈濃茶狀,見于急性腎炎、蠶豆病等。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正常兒童一天的尿量與一天內(nèi)攝入水分的多少有關(guān),嬰兒一天尿量平均400~500毫升,學(xué)齡兒童約800~1000毫升。嬰兒每天尿量少于125毫升,5~6歲的兒童每天尿量少于200毫升時稱為無尿。尿量過少時,體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不能排出體外而積聚在體內(nèi),對生命有危害,需及時治療。
尿的顏色隨飲水量多少而有改變,尿量少時尿色深黃;尿量多時,尿色淡黃;有時剛排出的尿外觀清澈,擱置幾小時后成為米泔水樣,也為正常的尿;這類尿的酸堿度偏于堿性,尿中的無機鹽在堿性的情況下出現(xiàn)沉淀而呈米泔水樣;如果這種尿加酸、加熱后又變?yōu)榍宄骸?/p>
通過觀察尿的顏色可以了解一些全身的疾病。
尿色黃飲水量少時尿色黃,服復(fù)合維生素B或維生素B2、黃連素、呋喃坦丁之類藥物時尿色亦為黃色。疾病方面,如病毒性肝炎或膽道梗阻時尿呈黃色或深黃色。
尿為白色排出的尿若屬乳糜性,要考慮是否有血絲蟲病。
尿為洗肉水色見于尿中有血,如急性腎炎、膀胱炎或泌尿系統(tǒng)有結(jié)石等。
尿為濃茶色當(dāng)尿中的紅細胞破壞后便呈濃茶狀,見于急性腎炎、蠶豆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