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家庭醫(yī)學百科-醫(yī)療康復篇》 幼女性外陰陰道炎

    幼女所患陰道炎多與外陰炎并存。幼女外陰發(fā)育差,雌激素缺乏,陰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病原體可通過患病的母親、保育員或幼兒園兒童的衣物、浴盆、毛巾和手等傳播;也可由于衛(wèi)生不良、外陰不潔和大便污染外陰(尤其是蟯蟲感染)等引起炎癥。

    癥狀主要是膿性分泌物刺激引起的外陰痛、癢,病兒可哭吵不安或以手抓外陰。檢查可見外陰紅、腫,表面可能有破潰,陰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有時可見小陰唇粘連。

    治療原則是在保持外吁清潔,干燥、減少摩擦的同時,向陰道內滴入與抗病原相應的藥物。

    在處理幼女性外陰陰道炎時應特別注意:

    1.有的患兒發(fā)病由誤將異物放入陰道內引起。這種情況必須將異物取出方能治療有效。

    2.幼女外陰皮膚粘膜稚嫩,局部所用各種藥液濃度僅能偏稀而不能濃,以免化學灼傷。

    3.為增強局部抵抗力,雌激素必要時可以用,但用藥必須遵循小劑量、短時間的原則。如己烯雌酚0.1毫克每晚口服1次,共1~14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