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慢性胰腺炎系指胰腺反復發(fā)作性或持續(xù)性炎性病變,引起胰腺廣泛性纖維化、局灶性壞死及胰導管內(nèi)結石形成或彌漫性鈣化,最后造成腺泡和胰島細胞萎縮或消失,并常有假性囊腫形成。本病比急性胰腺炎少見。
臨床表現(xiàn)有腹痛,最初反復發(fā)作,以后變?yōu)槌掷m(xù)性,多位于上腹部,向背部、兩肋、前胸和肩胛等處放射。重癥常在半夜痛醒坐起,俯坐位痛減輕。常需注射麻醉藥始能止痛,以致麻醉劑成癮。飲酒、飽餐可誘發(fā)。疼痛時常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和噯氣等癥狀。病人可有腹瀉,每天大便3~4次,量多,色淡,表面光澤有氣泡、惡臭。糞便中脂肪量增加(脂肪瀉),尚含有不消化的肌肉纖維。病人消瘦,營養(yǎng)不良。約有10%病人可并發(fā)糖尿病。如有胰腺假性囊腫形成,則于左上腹或臍上可觸及腫塊。
血清和尿淀粉酶在無急性發(fā)作時不高,甚至降低。糞便鏡檢可見脂肪滴、脂肪酸結晶和不消化的肌肉纖維。腹部平片可見鈣化影。逆行胰膽管造影可發(fā)現(xiàn)胰管內(nèi)結石、囊腫及管腔變形。上消化道鋇劑造影可示胃或十二指腸受壓征象。B超可顯示胰腺腫大或縮小以及囊腫等圖象。
急性發(fā)作時,治療同急性胰腺炎。無急性發(fā)作時要調(diào)整飲食。伴胰原性腹瀉者應在限制脂肪攝取量的食療基礎上服胰酶片2~5片或更多,每天3~6次。有人建議同時加服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以減低胃內(nèi)酸度,可減輕對胰酶的滅活。有較嚴重的胰原性腹瀉者需予靜脈內(nèi)補充葡萄糖液、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一般病人能耐受低脂半流質或低脂軟飯,宜采用少量多餐、每天5~6餐。限制脂肪攝入量,開始每天約20克,以后視耐受情況逐步增加;蛋白質每天40~50克。胰原性糖尿病者的飲食原則同一般糖尿病。無顯著體重減輕者可給予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大多能逐漸好轉,并保持一般情況和體重穩(wěn)定。有體重減輕者往往需要每天給予2000~2500熱卡以上;這樣就需供應中量至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較多的蛋白質,并加用胰島素;而且在胰酶片的幫助下,脂肪攝取量也可達到60~70克的耐受量,占每天總熱卡的20%。應盡量排除精制糖類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并注意多給富含維生素和植物纖維的蔬菜類和新鮮水果。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B族、C、B12、葉酸、以及脂溶性維生素,包括K、A、D、E。
(姜清寰)
《明醫(yī)雜著》(公元 1549 年)明.王綸(節(jié)齋)著。六卷。內(nèi)容為醫(yī)論、諸證、小兒證治等,此書也受朱震亨學說的影響。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慢性胰腺炎系指胰腺反復發(fā)作性或持續(xù)性炎性病變,引起胰腺廣泛性纖維化、局灶性壞死及胰導管內(nèi)結石形成或彌漫性鈣化,最后造成腺泡和胰島細胞萎縮或消失,并常有假性囊腫形成。本病比急性胰腺炎少見。
臨床表現(xiàn)有腹痛,最初反復發(fā)作,以后變?yōu)槌掷m(xù)性,多位于上腹部,向背部、兩肋、前胸和肩胛等處放射。重癥常在半夜痛醒坐起,俯坐位痛減輕。常需注射麻醉藥始能止痛,以致麻醉劑成癮。飲酒、飽餐可誘發(fā)。疼痛時常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和噯氣等癥狀。病人可有腹瀉,每天大便3~4次,量多,色淡,表面光澤有氣泡、惡臭。糞便中脂肪量增加(脂肪瀉),尚含有不消化的肌肉纖維。病人消瘦,營養(yǎng)不良。約有10%病人可并發(fā)糖尿病。如有胰腺假性囊腫形成,則于左上腹或臍上可觸及腫塊。
血清和尿淀粉酶在無急性發(fā)作時不高,甚至降低。糞便鏡檢可見脂肪滴、脂肪酸結晶和不消化的肌肉纖維。腹部平片可見鈣化影。逆行胰膽管造影可發(fā)現(xiàn)胰管內(nèi)結石、囊腫及管腔變形。上消化道鋇劑造影可示胃或十二指腸受壓征象。B超可顯示胰腺腫大或縮小以及囊腫等圖象。
急性發(fā)作時,治療同急性胰腺炎。無急性發(fā)作時要調(diào)整飲食。伴胰原性腹瀉者應在限制脂肪攝取量的食療基礎上服胰酶片2~5片或更多,每天3~6次。有人建議同時加服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以減低胃內(nèi)酸度,可減輕對胰酶的滅活。有較嚴重的胰原性腹瀉者需予靜脈內(nèi)補充葡萄糖液、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一般病人能耐受低脂半流質或低脂軟飯,宜采用少量多餐、每天5~6餐。限制脂肪攝入量,開始每天約20克,以后視耐受情況逐步增加;蛋白質每天40~50克。胰原性糖尿病者的飲食原則同一般糖尿病。無顯著體重減輕者可給予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大多能逐漸好轉,并保持一般情況和體重穩(wěn)定。有體重減輕者往往需要每天給予2000~2500熱卡以上;這樣就需供應中量至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較多的蛋白質,并加用胰島素;而且在胰酶片的幫助下,脂肪攝取量也可達到60~70克的耐受量,占每天總熱卡的20%。應盡量排除精制糖類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并注意多給富含維生素和植物纖維的蔬菜類和新鮮水果。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B族、C、B12、葉酸、以及脂溶性維生素,包括K、A、D、E。
(姜清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