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嬰孩過傷乳食,或吐或?yàn)a,及病后虛中感積成痢,氣弱神昏,面黃目慢。
南木香 陳橘皮(去白) 青皮(去白,三味各二錢半) 濃樸(同上制,七錢)縮砂仁 神曲(濕紙裹炮) 麥芽(凈洗焙,三味各五錢) 三棱炮銼(三錢)
上除木香不過火,余七味銼焙,仍同木香研為細(xì)末,煉蜜捻作餅子,如芡實(shí)大。每服一餅至三餅,用棗湯化開,空心溫服,米清湯亦可。
□
治大府閉澀,連日不通,滿腹膨脹,氣壅悶亂,服藥罔效。
凈黃連(二錢) 巴豆 生蒜(一個(gè)) 生鹽(半錢)
上以黃連銼碎為末,同后三味石缽內(nèi)爛杵,捻作餅子,寸半闊,貼臍,緊搓干艾,切作綠豆大五枚,作五次安臍間餅子上,以火灸之即通。
治久因濕氣中于膀胱,復(fù)為風(fēng)邪客熱攻激,小便不利,臍凸腹脹,食減作痛,先投解表散,后用此藥貼之。
生姜(一兩,碎切) 生蔥(五根) 豆豉(七錢,潤(rùn)者) 生鹽(一錢) 生蒜(七個(gè),碎切)糟(一燈盞,無有糟酒代) 穿山甲(同上制,五錢)
上件入石缽內(nèi)同杵爛,捻作餅子,二寸闊,用微火炒熱,帶溫貼臍上,外以絹帕兜住。如冷,根據(jù)前法換帶溫者貼之,或再以火烘暖亦好。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xiàng)。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jī)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嬰孩過傷乳食,或吐或?yàn)a,及病后虛中感積成痢,氣弱神昏,面黃目慢。
南木香 陳橘皮(去白) 青皮(去白,三味各二錢半) 濃樸(同上制,七錢)縮砂仁 神曲(濕紙裹炮) 麥芽(凈洗焙,三味各五錢) 三棱炮銼(三錢)
上除木香不過火,余七味銼焙,仍同木香研為細(xì)末,煉蜜捻作餅子,如芡實(shí)大。每服一餅至三餅,用棗湯化開,空心溫服,米清湯亦可。
□
治大府閉澀,連日不通,滿腹膨脹,氣壅悶亂,服藥罔效。
凈黃連(二錢) 巴豆 生蒜(一個(gè)) 生鹽(半錢)
上以黃連銼碎為末,同后三味石缽內(nèi)爛杵,捻作餅子,寸半闊,貼臍,緊搓干艾,切作綠豆大五枚,作五次安臍間餅子上,以火灸之即通。
□
治久因濕氣中于膀胱,復(fù)為風(fēng)邪客熱攻激,小便不利,臍凸腹脹,食減作痛,先投解表散,后用此藥貼之。
生姜(一兩,碎切) 生蔥(五根) 豆豉(七錢,潤(rùn)者) 生鹽(一錢) 生蒜(七個(gè),碎切)糟(一燈盞,無有糟酒代) 穿山甲(同上制,五錢)
上件入石缽內(nèi)同杵爛,捻作餅子,二寸闊,用微火炒熱,帶溫貼臍上,外以絹帕兜住。如冷,根據(jù)前法換帶溫者貼之,或再以火烘暖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