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助小兒胃氣,思食止渴,常服甚妙。(饒州張采助教傳。)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茴香(各半兩) 干山藥(一兩) 檀香(一錢) 烏梅肉(半兩)白豆蔻仁(半兩) 縮砂仁(半兩) 干木瓜(一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膏。空心,如皂子大,每服一丸,嚼服,或溫水吞下。
治小兒麻豆瘡子,已出太盛,發(fā)潰,膿水粘衣著席,不能轉(zhuǎn)動,疼痛,濕爛,敷之便干,更不成瘢痕方。
上用牛糞,不以多少,曬干,火 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極細(xì)。如用蛤粉相似,用綿撲撲有瘡處,不以時候。一方用烏牛糞,一方用黃牛糞。(出《幼幼新書》。一名白龍散,此方用之有驗(yàn)。)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xué)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jīng)絡(luò) 、病證、治則、預(yù)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助小兒胃氣,思食止渴,常服甚妙。(饒州張采助教傳。)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茴香(各半兩) 干山藥(一兩) 檀香(一錢) 烏梅肉(半兩)白豆蔻仁(半兩) 縮砂仁(半兩) 干木瓜(一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膏。空心,如皂子大,每服一丸,嚼服,或溫水吞下。
治小兒麻豆瘡子,已出太盛,發(fā)潰,膿水粘衣著席,不能轉(zhuǎn)動,疼痛,濕爛,敷之便干,更不成瘢痕方。
上用牛糞,不以多少,曬干,火 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極細(xì)。如用蛤粉相似,用綿撲撲有瘡處,不以時候。一方用烏牛糞,一方用黃牛糞。(出《幼幼新書》。一名白龍散,此方用之有驗(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