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常用化驗值及意義》 尿液顏色

    『標本采集』

    留取尿液100亳升(以清晨第一次尿為好,門診病人可臨時排尿檢查)左右,置清潔容光煥發(fā)器內(nèi)送檢,若不能立即檢查,就加防腐劑。

    『正常值范圍』

    淡黃色.隨飲水及出汗多少,色澤深淺可有不同.

    『臨床意義』

    異常:尿色深紅帶黃如濃茶樣,見于膽紅素尿,尿色為濃茶色或醬油色,見于血紅蛋白尿;尿色呈淡紅色云霧狀/洗肉水樣或混有血凝塊,見于血尿.白色乳樣尿液稱為乳糜尿,見于血絲蟲病或腫瘤等原因引起的腎周圍淋巴管引流受阻.乳糜尿應(yīng)與尿內(nèi)磷酸鹽和碳酸鹽的灰白色相鑒別.后者多見于兒童,寒冷的天氣易發(fā)生,系正?,F(xiàn)象,必要時可作化驗檢查.

    許多藥物可引起尿液顏色發(fā)生改變

    使尿液變黃的:黃連素,阿的平,復(fù)合維生素B,四環(huán)素,維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痢特靈,一粒丹,復(fù)方大黃片等.

    使尿液變赤黃或棕色的:呋喃妥因,撲瘧喹寧,伯喹,磺胺類藥物.

    使尿液變紅的:氨基比林,酚肽,苯妥英鈉,利福平,冬眠靈.

    使尿滾變綠色的:消炎痛,亞甲藍,阿米替林.使尿液變暗黑色的:滅滴靈,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鐵.

    使尿液變棕黑色的:非那西丁,奎寧.

更多中醫(yī)書籍